书籍 论法治与德治的封面

论法治与德治

梁治平

出版时间

2020-10-25

ISBN

9787510894046

评分

★★★★★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 梁治平,当代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法学家之一,其作品在中国法学界的影响无出其右。

★ 积二十年之功,把中国的法治运动放在一个更大的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观察和理解。

★ 回答的问题极为重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味着什么,是否可能,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可 能的?

【内容简介】

法治,关涉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与命运。

在本书中,梁治平先生以一种长时段的历史的眼光,试图回答以下一系列重要问题:

作为一个曾经被认为具有资产阶级属性的概念,“法治” 为什么会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成为重要政治议题? “法治”议题的提出和强化,在当时和今天是为了应对什么挑战,解决什么问题?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的法治运动经历了哪些阶段?它在中国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应该怎么认识和评估这场持续不断而且不断升温的运动? 被层层限定和包裹起来的“法治”还可以恰当地名为“法治”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意味着什么,是否可能,以及在什么意义上是可能的?

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种所谓内在批评的立场。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从某种外部立场出发,用外部世界的或教条主义的标准去衡量中国社会的变化;而是从中国现实出发,由社会行动者自己提出的主张入手,发现这些主张内在的理路,揭示其中隐藏的紧张。本书就是循着这样的思路,从内在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做一个初步的观察,在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自身困境的同时,也试图说明,这样一种法治的发展,可能为中国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进而深化我们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及其政治和法律进程的理解。

梁治平

生于“大跃进”之年,上学于“文革”之中,后入工厂习艺凡三年。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学院,从此以读书、教书、著书为务。研究多围绕法律史、法律文化以及当代中国的法律与社会展开。

著有《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1991)、《法辨》(1992)、《法律的文化解释》(1994)、《清代习惯法》(1996)、《礼教与法律:法律移植时代的文化冲突》(2013)、《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等,并有两卷本自选集:《法律史的视界》(2013)和《法律何为》(2013)。

其中,《法辨》获评“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首奖。

目录
法律的信和信仰(代序) i
论法治与德治 001
— 对当代中国法治运动的一个内在观察
上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可能? 003
一 法治运动之发展阶段 006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个人感觉这本比《为政》有趣,可能是因为里面有些报刊文章不用看注释🤣
为学习语言表达方式而看这本书,梁先生的思考也值得注意,尤其是对全面依法治国在现代中国社会的意义究竟为何,更是需要进一步深思。
(以前读忘了评价了)前半部分对国内情况的分析,既有对《依法治国决定》的乐观与期待,也隐含着法治与体制冲突的无奈。后面结合中国历史分析法治的形成,让大家能够体会国内一些扭曲状况的根源。
中国人,首先是中国普通民众,从来都不缺乏对自己利益作出判断和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其行为方式的实用理性。
对“德治”的检视十分独到,此前忽略了二十四字背后蕴含的文化背景与历史传承。 以前在《法律何为》里读过本书好几篇文章,但之前忽略了“内在视角”这一关键切入点。在对传统——现代的割裂和延续的历史发展有了一定了解后,更感觉到如今我们不应该一味以置身事外的眼光来审视如今的事件。 或者可以这么说,与其轻易批评,不如慢慢去理解、阐释,把事件置身于某些框架之下,也许会更好吧。
印象最深的还属国家悖论
若是十年前我一定会被作者深深折服,可惜旧文在法治沦为老僧长谈的今天已没有新意。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法治、德治、礼治,运动执法、选择性执法、法律规避,法律与社会变迁,每一个都谈了,但是每一个都不够深入。每一个都有思考,但是仅仅是记录了作者的思考。
“无论是哪一种维权活动,当事人的诉求都未越出实证法的范围,只是,任何认真对待权利和法律的态度和做法,都不符合家长式威权体制的政法原则。”
不断反思 永远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