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学之魂的封面

大学之魂

智效民

出版时间

2012-05-01

ISBN

9787511307743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大学之魂:民国老校长》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蒋梦麟、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任鸿隽、罗家伦、胡先骕这八位民国期间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校长。这些教育大家桃李满天下,他们的人格魅力在治校过程中大放异彩,他们民主治校、自由育人的光辉思想历经时代变迁,在当下依然熠熠生辉。   民国时期的大学经历了从北洋到日本侵华战争的历次政局剧变。老校长们无论在承平还是战争时期都不畏强权,广集良师,大力提倡通才教育,培养出无数英才。尤其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老校长们有的临危不乱,指挥若定,使治下学校弦歌不绝。八位校长中的胡先骕所掌舵的中正大学,更是在临近前线的江西从无到有创建起来,这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也是一个奇迹。 《大学之魂:民国老校长》在广泛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介绍了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等民国期间最具传奇色彩的八位大学校长。这些教育家的人格魅力在治校过程中大放异彩,桃李满天下,他们民主治校、自由育人的光辉思想在时代变迁中依然熠熠生辉。 智效民,中国当代人文学者,1986年调入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研究。代表作有《心理的单间》《胡适和他的朋友们》《八位大学校长》《往事知多少》《思想操练》等。其中《胡适和他的朋友们》被国家图书馆首届文津奖定为“推荐之书”。
目录
前言
自序
“北大功狗”——蒋梦麟
民主自由治校——胡适
清华的名片——梅贻琦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我国能在战乱之年代,取得辉煌的学术成就,对比今朝,实在让人惭愧;文中所提民国校长的治学教育理念,在今看来,也很优秀,值得学习。
不知为何没有写蔡元培。书中提到的几位大学校长都是提倡通才教育,反观自己的大学时代人文社科类的知识是何等的匮乏,健全人格才是教育之本。
虽然私货偏多影响了叙述的客观,但从另一方面说,这些私货未尝不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的中国大学教育审问录。八位老校长的事迹也足以代表民国那些年里相当一部分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理想和实践了,虽然从史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大学生的整体认知也不比今天好到哪去,但那样的师长确实少了,那样的校长更是难得。
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四星不能更多,略失望。作者贯穿全书对“有党化,无教育”的突出做得很好,但是其他方面显得很一般,前两篇写蒋梦麟及胡适的感觉尤其薄弱,对人物刻画一般,还有就是作者通过那些年那些校长以表达自己认为读书之最终诉求即是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让人感到忧伤……个人主义得以至上无论如何都是当今幸事。
2022.1.29~2.2 3星半。不是纯粹的介绍,不是史海拾遗的各种小故事、写人散文;更像是文摘,并且者各种乱入,夹带私货。不过算是针砭时弊了。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文中瞻仰先贤们追求自由,注重培养独立人格,敢说敢做的伟大品格
补标
这样看他们是职业不是教育,受教育的目的
通才,去党化,培养独立健全人格,教育独立,思想自由,确实都是很重要的事啊ˊ_>ˋ
“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本身就是启发人们独立思考,让人们认识世界、享受生活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