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尼采的封面

尼采

[德] 卡尔·洛维特

出版时间

2019-02-28

ISBN

9787511377685

评分

★★★★★
书籍介绍

◆尼采作品的绝佳导读,忠于文本的扎实研究

◆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著名德国哲学家卡尔·洛维特

以细致入微的文本分析,探知尼采作品中从未被揭示的体系

···

【内容简介】

尼采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蹩脚的诗人?尼采的学说预言了虚无主义的来临,还是对虚无主义的超越?尼采的永恒轮回与权力意志之间,是否存在着巨大的断裂?本书收录洛维特关于尼采的全部重要作品,一部代表性专著《尼采的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哲学》,九篇极具洞见的哲学论文,以及对于1934—1964年间主要的尼采研究作品的精彩评述。洛维特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揭示尼采哲学中起统一作用的基本思想,拆解缠绕在尼采周围的各种迷思。

洛维特认为,尼采的哲学既不是一种统一的封闭体系,也不是自相矛盾的零散格言,而是一个体现在格言中的体系,并且只有在作为尼采的最后一个冒险试验的永恒轮回学说中,尼采的各种尝试的成果才以一种体系性的连贯性,一起构成了一种学说。在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中,人经历了从“你应该”走向“我意愿”,再从“我意愿”走向“我是”的双重变形,并且在最后的变形中,人对虚无的意志颠倒为对永恒轮回的意愿。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卡尔·洛维特是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而他博士论文研究的对象正是尼采。对于尼采的研究横跨他的整个学术生涯,长达四十年。对于喜爱尼采的大众读者或研究者,洛维特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本书译自德语版《卡尔·洛维特全集(尼采卷)》,收录了洛维特关于尼采的所有重要作品,其中就包括二十多万字的代表作——《尼采的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哲学》。第二部分包含《克尔恺郭尔和尼采》《尼采,我们时代的哲学家》等名篇。第三部分收录了洛维特对于1934—1964年间主要的尼采研究作品的评述,是很精彩的书评和研究综述。

◆本书对尼采前中后期的作品都有述评,是一本很好的尼采入门指南。洛维特特别对尼采最重要的作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并将该书中的观点与尼采其他作品中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想从这本书入手读尼采,同时又对尼采有整体了解的读者,本书是不二之选。此外,洛维特对于尼采与克尔恺郭尔的比较,充满洞见,非常精彩。

◆洛维特认为,尼采的哲学既不是一种统一的封闭体系,也不是自相矛盾的零散格言,而是一个体现在格言中的体系。因此洛维特从一条条格言入手,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侦探,领着读者找到串起尼采作品的那条若隐若现的线索。这让本书在众多尼采研究作品中显得异常独特,对大众读者和专业研究者都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卡尔·洛维特(Karl löwith,1897—1973)

犹太裔德国哲学家。生于慕尼黑,1919年前往弗赖堡大学求学,师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1923年以关于尼采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在完成博士论文之后,洛维特随海德格尔去了马堡大学,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教职论文,1928—1933年在马堡大学任教,随后因纳粹的反犹政策流亡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等地,1952年受伽达默尔邀请返回德国到海德堡大学哲学系任教至1964年退休。一生著述遍涉神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和思想史研究。洛维特主要著作有《韦伯与马克思》(1932)、《尼采的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哲学》(1935)、《雅各布·布克哈特》(1936)、《欧洲虚无主义》(1940)、《从黑格尔到尼采》(1941)、《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1953)、《海德格尔——贫困时代的思想家》(1953)与《知识、信仰...

(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部分 尼采的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哲学
文献索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尼采的哲学:一种格言中的体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这个相当于《从黑格尔到尼采》中部分章节的扩充版,洛维特抓住的是尼采在“你应该”→“我意愿”→“我是”这条线索的变换,很犀利地分析出尼采尽管动用古希腊的思想资源,却实实在在构成对古希腊的反题。哥白尼之后一切对宇宙静观式的沉思都是不可能的,尼采是反宇宙、反自然的,是在要求人像旧约上帝那样进行意志论的创造,只不过,洛维特认为最后这一步——从“我意愿”到永恒轮回的“我是”这种极端肯定——始终是分裂的。
卡尔·洛维特对尼采的全部研究成果,对于喜爱尼采的读者和研究者不可略过。
洛维特的思想史有一大特征就是善用堪比海德格的术语密度对于一些纯叙述性的段落进行修辞活动。同时本书的评议式为文形式也使得其对读者尼采文本的熟悉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问题是,如果我熟悉海德格尔的术语体系以及尼采的文本,为什么要放着海德格或雅斯贝斯的尼采不看去看洛维特的思想史呢?相对意义上的词肥意瘠使得这本书以貌似近乎海德格的哲学素质要求言说着萨弗兰斯基表达得同样精彩甚至有时把握更准的义理。读来令人甚是疲倦。
不太对我口味,也许是因为课上教授说“永恒轮回”在尼采思想中的重要性没那么大,而且确实我目前感兴趣的尼采也不是这一面的尼采,很可能自己水平还不够吧。不过其中确实有大量的引文,并按照作者的思想脉络联系在一起,还算给我一些启发。
看过尼采原著(非核心,一本说教育的),不能说多好读,但是时有共鸣。这本不同,看不明白,有两种可能,一是翻译不行,看来有共识。二是原著晦涩,有可能,确实读不懂。
尼采哲学研究必读书目。
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生长。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洛维特对雅斯贝尔斯与海德格尔的尼采阐释的评论。 简言之,二人都属于六经注我式解读,雅没拎清关键,海则误解了这一关键。 洛维特把尼采解释为“基督的第一个激进的叛教者”,而算不上什么“狄奥尼索斯的最后信徒”。《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从头到尾都是一部反福音,而他的哲学与“敌基督”,恰恰是以相反的方向复制了教父们的“驳异教徒”,是对这种古老指责的重复。 尼采所谓的永恒轮回不可避免地站在了现代的立场,而不可能是向古典循环宇宙论的回归。尼采身上有着典型的现代人式的绝望,其永恒轮回学说中,现代的将自我的偶然性永恒化的意志,和对自然世界的非个人的永恒轮回,这两种主张无法被理性地弥合起来,康德式的二律背反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查拉图斯特拉在最后的教皇那里最终理解了作为一个宗教形象的他自己。
关于尼采文本和思想的悖论在于:既不可被阅读又必须被阅读、既不可被体悟又必须被体悟、既不可被理解又必须被理解。尼采代表了一种持之以恒的疑问以及回答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危险但同时无比有趣的历险。因为难,才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