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逍遥游的封面

逍遥游

熊逸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

2011-07-01

ISBN

9787512003705

评分

★★★★★
书籍介绍

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弘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的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社会科学的眼光,以当代的人文素养,反观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熊逸说:“我原本的兴趣并不是思想史,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后来发现这样读历史很不流畅,甚至还生出了越来越强的隔膜感,在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是什么’之后,反而不知道越来越多的‘为什么’。

“于是我想,是不是应该借鉴人类学家在土著部落搞田野调查的态度,即深入到土著人的生活里,讲他们的语言,参加他们的礼拜和狂欢,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理解他们,然后再跳脱出来,在他们的外部思考他们。同样地,把历史当做一个悬隔在我们世界之外的世界,设想自己生活在一段历史当中,生活在一些虚虚实实的历史人物当中,讲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必修课程,会写一手和他们一样的诗词和文章(甚至是八股文),参加他们的诗会、祭祀典礼和科举考试,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来理解他们。

“……我的兴趣正是由此而转入了思想史,先去理解古人行为背后的观念,在思想脉络里来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的走向。而走进去,并不意味着‘一入侯门深似海’,还要走出来才行。所谓走出来,就是用现代知识来思考古代社会。毕竟文明发展了,知识进步了,今天种种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于古人之上,让我们可以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一下比古人耳聪目明的乐趣。譬如对《老子》的无为之治与儒家礼治、法家法治之争,只要有现代政治学、社会学的基本素养,我们就会看得比古人清楚很多;对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变法与守旧之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则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一言而定是非……”

目录
自序:乱世读庄子——从王先谦的两篇序言说起
第一章 庄子的人和书
第二章 寓言之书——《庄子》的读法
第三章 《庄子》关键词之一:逍遥
第四章 《庄子》关键词之二:齐物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依旧写得很好,只是没什么意义。 庄子和实用主义之间根本无法有联系,空阁楼台的世界与石头森林的联系摇摇欲坠。 读书的时候一直在嗤笑,想:乌托邦的世界。这种不屑的根源处在于庄子之思。果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没有春秋大义的惊艳了
好特别的视角哈~~~
内外皆圆是我日后的人生修为。这种选择的前提来自之前的“锐”
浅入浅出,太多通俗,许多内容的解释为通俗化而略不尽人意,但是给人庄子启蒙却是足够了
前后间隔好久,再读都快忘了前面写了什么,个人认为最有意思的还是这个“序”。依旧熊逸的风格,古今中外的多种思维碰撞,但最主要的还是其本人思想,所以与其说这本书是在阐释庄子说了什么,莫若说是熊逸在借着庄子想要表述什么,所以往后我应该会看看原本与别家之言,毕竟我一直挺喜欢庄子的。
切入点不敢苟同。但熊老师翻译文言易读易解。
雖然《莊子》奇崛的想像力和典雅詩意的文字一直令後人仰慕不已,但細究起來,總覺得大而空泛,熊逸旁徵博引,以極強的思辨力,輕輕鬆鬆把莊子拉下神壇,又是一篇極好的文化普及作品。
看了这人好几本书了。 掉书袋能力贼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引出别的书。时不时各种观念都来PK一下。 有些时候觉得这样搞挺有意思。又有些时候觉得非常枯燥。 具体到这本书。还是值得一看的。比王阳明那本凑起来的书要好点。 当然,也许跟作者无关,更可能是因为庄子比王阳明有意思。 看庄子还得自己去看。
熊逸的书看过了十之八九,不得不服其如同獭祭鱼似的旁征博引之能力,从中国大儒到西方贤哲,其论证时所引用的文献都可谓卷帙浩繁,但有时也会有疑问,这些论据与论点是不是真的严丝合缝?这样的一些思考或许这才是阅读其书的一种乐趣吧。看熊逸解读中国古籍经典时总会产生一种印象:他对于这些古籍基本上都是半信半疑的态度,几乎没有一本是原件,几乎所有都是中国古人集体创作或是以讹传讹……这到当代读者手上,已经面目全非,甚至很多都面目可憎。通过本书,我们看到了庄子之无奈,生于乱世之逍遥游,得先齐物论,还得无知无用,最后全是不得已,可见之逍遥在古人更多只是一种姿态、甚至也只是行为艺术,在乱世以其来避祸,在盛世只能用来怡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