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性别是条毛毛虫的封面

性别是条毛毛虫

(美)凯特·伯恩斯坦

出版时间

2013-11-01

ISBN

9787513313308

评分

★★★★★
书籍介绍

“我知道我不是个男人,渐渐地我明白我很可能也不是个女人。问题是,我们生活在一个要求我们非男即女的世界里。”凯特·伯恩斯坦如是说。在本书中,伯恩斯坦引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性别与身份之边界的美妙旅程,风光绮丽,妙趣横生,充满洞见。一方面,本书是对伯恩斯坦从一个异性恋男人到一个 同性恋女人、从一个IBM推销员到一位戏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之转变历程的叙述。但这一传奇经历同时也是一场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追根究底,追问我们的男女观念,追问文化的性别迷思,追问对那些打破性别樊篱者的惩罚,追问那些盲从性别成规者所付出的代价。

作者以幽默、坦诚而极富文采的笔触,讲述了一个跨性别女人的故事,她从未停止对我们文化的核心假设的质疑。无论当她详述自己变性手术的点滴细节,还是当她揭露流行文化中暗藏的性别玄机,伯恩斯坦都优雅却深刻地将读者推向了性别版图上最遥远的边界。

目录
致中国读者
第一章 重点优先
《1》跨性别风格:一些时尚建议
第二章 分门别类
《2》艰难之处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在西西弗沙坪坝店矢量咖啡
很喜欢。即使实现了性别转变,作者仍然对现有的性别身份不满意,TA期待实现流动的性别,我也期待。分类,尤其是对人群的分类,在学术之外容易带来粗暴的标签和不加思索的成见、产生对立和等级差别,我当尽力避免。
翻译得太糟了,整本书的结构也乱七八糟的,但也算是拓宽了对性别的认识。
性別認知和性取向是兩回事。
Trans是对同性恋社群很强的冲击,它要求人回归自我本身探寻真相,而不是依据情欲的对象来定义自己。LGB都是对性别二分法的捍卫者,只有T才是酷儿。他们是真正让性别建构本身受到质疑的人,但“一个不会未经同意即将性别强加于人的社会”的反本质主义还是太激进。基于这个立场,这本书算是作者的心路历程,但我不会当作科普书推荐。
1,2013年的译书,那时有“跨”的概念了吗?不记得了,反正译得很好,camp译成“敢曝”,“非常敢曝的一幕可以是一个男人穿着修女的长袍,画着舞女的浓妆,踩着滑轮鞋在城里穿梭”(页161),所以敢曝究竟是什么?2,作者是男跨女、女同,主要是基于自身经历的思考,书刚写完,女友就女跨男了;3,目标是反对性别二元体制,二选一不是真正的选择,主张“一个不会未经同意即将性别强加于人的社会”,所以书名中译有问题,毛毛虫不是outlaw(正文作性别逃犯、不法之徒等)啊;4,同意作者更包容地重新定义“跨性别”为“对性别规则的逾越”,我一直觉得LGBT+不如都称为queer;5,比较震动人的观点:“变性人很可能不是自然而然地讨厌自己生来就有的器官——目前为止无法证明是如此”(页139),从没想过这一点
远超我期待的一本书。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跨性别者的自传。结果,里面引经据典了很多关于性取向的研究,并结合作者的身份和经历,进行分析。值得一读。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解释我们的社会为何如此执著于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的衔接。我认为更普遍的问题则是,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为何赋予了生理性别如此之多的价值。 我们并不仅仅把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搞混。作为一种文化,我们被鼓励把性(行为)和金钱、成功、安全等等相提并论。通过满足一个人的性幻想来推销商品(商品乃是资本主义制度中成就的顶点),我们的文化精于此道。
性别是权利、是阶级、是枷锁。
“要是有一个毫不怀疑自己是男人,我会极端好奇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我恨不得在你们面前跪下来,抬头注视着你们的眼睛,然后说:‘请告诉我!告诉我那是一种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