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慈禧全传的封面

慈禧全传

高阳

出版时间

2015-05-31

ISBN

9787513317276

评分

★★★★★

标签

历史

目录
慈禧前传
玉座珠帘(上)
玉座珠帘(下)
清宫外史(上)
清宫外史(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开头不错,后面读得乏味了,点太多、过细,反而影响了主线
人物生动,清末官场种种纤毫毕现,不是这种世家子弟难以写出。今人写作太多皇后娘娘烙大饼的窘迫,差距太大。
读书如交友,读后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的,一是《书斋里的革命》,一是《慈禧全传》。大处全景展现咸丰末年及同光年间故事,又在细节处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不是对那段时空特别熟识者,不能及此。连续一个月下地铁就读此书,恍惚中有种错觉,似乎进入地铁,就进了时光隧道,穿越到晚清的历史烟幕。
这文前前后后,读了将近一年时间。无论是行文上的行云流水,考据上的引经据典,还是脉络上的层层推进都已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作者对典故的信手拈来,对人物性格把握的丝丝入扣,就好比在和老友围炉团坐侃侃而谈,文里行间一派大家风范。从咸丰驾崩到辛酉政变,从奕忻议政到天津教案,从两宫之争到同治病逝,从珍妃进宫到百日维新,从己亥建储到庚子赔款,从丁未政潮到最后的载沣摄政。作者最终用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的去世宣告末日帝国的终结。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无奈。慈禧的一生,大概是握紧的一生。对权利的执着,一直到死都不肯罢休。作者对慈禧的性格刻画,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有时过境迁的达然。唯一的遗憾第三部和第四部之间中法战争脱节,第四部和第五部之间跳过了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
这书读着有红楼梦的感觉,就好像在大清各门各户装了摄像头。私以为康有为这种祸国殃民的人出来骗光绪,正应了“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将来的历史肯定对他还要再评价的。
晚清无官不贪财好色,无官不织网站队,莫欺少年穷,莫与小人较劲,慎独慎言常读书,仕途风流两不误,只道真金白银才是人情世故。
终于读完又意犹未尽!对清末的历史多了一层认知,清的亡国非慈禧一人只过,换谁都一样,有可能还不如她。是否被洗脑?没有,阅读的直观感受就是如此,不是现代人评述王朝的更替时的侃侃而谈,亦非上帝视角下观察芸芸众生后的天马行空。亡国有亡国的理由,慈禧的霸道,亲贵的浮夸,大臣的颟顸,朝堂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朝野外贪婪无知、腐化堕落。君不见,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落后挨打,弱小被欺的历史规律熟视无睹,天朝上国、旗人至上的自欺欺人确游刃有余,和议一次次谈、条约一次次签、赔款一次次尝,百姓水深火热,朝廷中饱私囊,洋人日益嚣张……当然,我泱泱中华不乏忠君爱国之士,亦不缺文韬武略之臣,庙堂之高有人变法图强,江湖之远亦有人忧国忧民,结果却…… 不管是正史还是怪谈,读罢此书收获良多,多了谈资,长了心智,推荐一读!
洋洋洒洒三百多万字,一幅晚清的历史全景图,作者文字功底以及历史知识储备让人惊叹。 慈禧能够当政四十余年,不能说其没有能力,而且应该称其为玩弄权术的高手,但至于说到治国,真可谓是“治国无能”——这点从后期被义和团给忽悠了就可见一斑。 书中对晚清时代的重要历史人物都有刻画,其中提到曾国藩进京面圣,精通面相之人看到其面相都感慨这应该是一副刑杀早死之相,却因为其每日克己反思而成为朝廷柱石。这一点很是值得我等普通人借鉴学习。 慈禧去世后三年不到清王朝就告覆灭,主要是与清朝制度落后于西方列强有关,次要原因则是慈禧贪权恋位,不敢也不想下面有能力太强之人。 书中提到光绪帝的可怜遭遇,穿的鞋子都是破的,睡觉的御榻只是一张单薄的木板子,而这都是拜慈禧所为,让人读之不忍痛恨慈禧这个老太婆。
比《张居正》《李自成》什么的,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半部晚清衰落史,道尽内忧与外患。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片小枝叶,在历史的大趋势中做出最利于自我发展的选择,形成一系列偶然事件,而又集合起来助推历史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