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塔窟东来的封面

塔窟东来

王南

出版时间

2018-09-05

ISBN

9787513325530

评分

★★★★★

标签

建筑

书籍介绍

“建筑史诗”系列自2013年起由建筑学者王南在《读库》连载,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旨在用几万字的篇幅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以及它的沿革、渊源及其血脉传承,进而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塔窟东来》是建筑史诗系列第一卷第三本,原载于《读库1401》,探讨了印度佛教建筑中的佛塔与石窟,以及各类佛教造像传入中土之后,中国古代匠师以高超的技艺与智慧,将其一一“翻译”成中国样式的历程。这些汉化建筑的蓬勃兴起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视作汉与唐两座建筑高峰之间的过渡时期。

天竺塔窟,一路东来,幻化出中国佛教千姿百态的建筑奇观。王南在本书中,力图展现两点,一是中国古代能工巧匠消化、吸收外来建筑样式,结合中华各地不同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创造出中国独特的佛教建筑、雕刻与绘画;二是中印两大古老文明,在塑造相似的佛教艺术象征主题时呈现出的迥然不同的艺术气质与追求,可谓同归而殊途。

目录
引言……………… 1
天竺原型……………… 5
浮图千尺……………… 39
云冈凿岩……………… 81
敦煌绘壁……………… 11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王南在读库的“建筑史诗”系列,这一本讲的是佛教遗存,造像、石窟、塔,与印度源流的关系等等。最近流行走着读历史,王南有眼界,思路清晰,说话也直,读来畅快。
2018年读书087。墓因隐地而存,塔因石材而在。佛教思想和审美的“翻译”,在文字和建筑两个层面上同行。也给看热闹读者——比如我,开了大大的印度文化坑(填不上了)。前一阵出了本健陀罗文明史的大书,我是肯定不会去买的。另外,书里引出了一个在三国演义里的小角色,笮融,没什么戏份,但正史中,作为当时的宣佛代表,故事还不少,与同代道教的传播相结合,也算大混乱时期文化繁荣的一景吧。
天竺好味、中华尚韵。说的真到位!
已购。这本实在有些蜻蜓点水了。。。
云冈凿岩和敦煌绘壁这两章实在写得太好了。石窟的开凿与土木建造相反,是属于“负建筑”,做减法,并且雕凿过当就难以补救了,王南文字功力了得,看完特别想去云冈石窟和莫高窟。飞天乘风的部分真是绝妙,飞天发展到后来真是具备高度的美感。莫高窟简直是集大成的艺术宝库。
简明又有趣,精美的小册子
“翻译”一说颇为贴切,“汉化”的塔窟建筑各有各的发展路线,果然艺术需要生长,必须适应它生长的土壤,越适应,越美丽。永宁寺塔一节读来非常令人新生向往,龙门的导游小哥介绍时也提了一嘴,相传永宁寺塔火灾时有僧人投于火中,与塔共灭,非常壮烈;“飞天”一章介绍的从犍陀罗艺术到中土艺术的气质变化真是非常妙,结合龙门石窟看到的几种飞天,更是身临其境。总之依然是读起来飞快又愉悦的一本小书。 这套书读到第四本,终于体会到“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两相结合才是最妙。虽然《塔窟东来》里重点说到的是敦煌石窟,但其中龙门与云冈部分确实对我的洛阳之行起到了完美的指导和总结作用。
科普类的小册子,很好读,携带起来也很方便。
一本小书,不一会儿就翻完了。用简单的塔/寺/石窟串起来中国佛教艺术的重点,比纯学术作品更易读,比纯文学作品更专业。文笔也很好。
古代智慧人类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