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古代中国的文明观的封面

古代中国的文明观

[日] 浅野裕一

出版时间

2019-11-01

ISBN

9787513325776

评分

★★★★★
书籍介绍
今天人们定难想象,上古时代,黄土高原曾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荒漠化源于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始于大量砍伐森林。在三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文字出现不久,城市建设方兴未艾,面对飞速发展的文明,古老的巫术与神灵失去力量,古代思想家忧喜参半,纷纷设想人类的明天。 儒家相信天地自有能力供养人类,鼓励人们在吃穿用度的每一个方面彰显阶级差别,是为礼;墨家相信节约是解决资源短缺的唯一方法,谴责奢靡浪费和不义之战;而道家探索天地、自然规律,看到了环境承受能力的极限,提倡“小国寡民”。此后,儒家成为官学,墨家销声匿迹,道家则以其形而上的特性演化为宗教、哲学,成为中国人替代性想象的源泉。 如何应对文明发展——正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诸子百家建构起各自的理论体系。自然与文明的冲突逼迫人类反思,在希望与危机并存的时代,我们依然可以从先人的遗产中发现启示。 浅野裕一,1946年出生于仙台,197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现任东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主要著作有《黄老道的成立与展开》(创文社)、《解读孙子》(讲谈社)、《孔子神话》(岩波书店)、《孙子》(讲谈社)、《古代中国的言语哲学》(岩波书店)等。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图版一览
序言
一、黄河文明与自然破坏
二、城市国家的建设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墨家有了崭新的认知,cool
从人与环境关系的文明观切入,介绍了儒、墨、道之争。 儒家强调“礼”,对文明进步持乐观主义;墨家“节用”,持悲观主义;道家反文明进步。 今天的世界像一个文明。最接近儒家的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占据了主流,然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墨家和道家思想作为反思性力量更有价值。 儒、墨的“天”具有人格,而道家接近泛神论,这是很重要的区别。
从现代人的角度看古代思想,从古代思想发掘现代价值。文明与自然常常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两千年前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忧思,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墨子、庄子等人才纷纷开始论述文明的优劣利害。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诞生于危机意识——全书围绕着这个论点展开。
鬼夜哭
通俗之作,题目略大。
高中生级上古文化思想史读书笔记 还是只读传统文献版 岩波新选这套书内部水准差异惊人
浅尝辄止,无甚新见。题目太大,落得空泛。理念看似有理有据,实则未从真正内部着手。不过倒也符合这本书的定位。出于课堂作业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