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别了,北平(汉德对照)的封面

别了,北平(汉德对照)

[奥]雷立柏 编注

出版时间

2017-07-01

ISBN

9787513326230

评分

★★★★★
书籍介绍
全书分三部分,以中德对照形式,介绍一位被遗忘的奥地利修士画家,试图阐明他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第一部分介绍白立鼐的生平。白立鼐在中国生活了26年,曾在北京辅仁大学任教16年。他是中国知名画家陈缘督、陆鸿年、王肃达等人的导师和朋友,在很多方面帮助或影响了这些中国的年轻画家。他甚至还在北京沦陷期间,机智地营救被日军抓捕的中国教授。 第二部分是白立鼐1948年底至1949年离开北京前后的日记。日记忠实记录了白立鼐的当时的处境和复杂心情。 第三部分是白立鼐的画。书中收录了117幅原本封存在奥地利圣佳伯尔的白立鼐画作,其中,素描画37幅,水彩画27幅,人像22幅,静物17幅,其他无归类14幅。这些画作表现出了画家很明显的个人气质:宁静、平和和朴素的美。 书中还收录了8幅高清珍贵历史照片,如白立鼐与辅仁大学校长陈垣等人的合影等。 雷立柏(Leopold Leeb),教授、古典语文学家。1967年生于奥地利,1985年进入大学学习哲学、宗教学及基督教神学。1988年至1991年在台北辅仁大学学习汉语和中国哲学。1995年在奥地利取得硕士学位后来到北京,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班,师从汤一介先生和陈来先生,于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到2004年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进行翻译和研究,并开始教授拉丁语、古希腊语和古希伯来语。2004年2月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开设“拉丁语基础”“古希腊语基础”“拉丁语文学史”“古希腊语文学史”“欧洲中世纪文学史”“古希伯来语”等课程。他已出版40多部涉及语言教学和中国历史的汉语著作。
目录
Vorwort
Vorwort
白立鼐修士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文字部分不多,但读完对新中国前的中国天主教画派人物和时代背景下的外国教士多少有些粗略的了解,这是读本书之前没有的。第三部分占全书一半篇幅,给新学水彩的我一些灵感。加上画的是北京,更有亲切感了。
喜欢这种老腔调~
他还算幸运的,跑的比较快,1949留下来的那些传教士的命运,当真是一蟹不如一蟹
就画来看,工整有余,灵气不足
内容不是很多,前期主要介绍了相关人物和背景,令人感动是:那个年代北京对知识文化的包容,传教士和西方知识来华带来了新世界的一角,有一种认识世界的奇迹。在书中也能逐渐感受到政治压力和战争带来的压迫。最后的画展现了北平,画中透着安宁和静谧,就像那个年代是的北京,和现在的喧嚣截然不同。美中不足:全书内容相对较少。最后,好怀念大一下学期,我的近代史课题《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可惜u盘染毒文件全损坏了,现在我的传教士和美术知识又多了那么一点点。
仅用一个小时就读完了,内容很少,但遇到这位当初频繁出现在工作里的美术教师,依然有如逢故人之感。看到八十岁的白立鼐,这场照片里的相逢变得有始有终。 也是第一次看他的画作,北京的护城河在他的笔下洇出大片的绿色,想起那张他带着学生在河边写生的照片,当时他的眼睛里就是这样的景色,仿佛时空出现交错,感觉非常奇妙。 不管过去多久,老照片带给我的情感和仿佛亲历者的感受都无法忘怀。 ps:雷老师知道我单位藏有很多白修士的照片吗?如果都能放在书里,肯定内容会更丰富些。
文字不多,卻從一位長期在中國工作生活授業的外國人眼裡看到一點那段歲月背後的一些些…
一声叹息
偶然所得一本书,自己虽然感受不到内容的意义,但看看过去北京的图片还是挺好玩的。听说雷老师课挺难
非常精致、用心编辑的薄书。一直对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经历很感兴趣,比如之前推荐的那本儿《闯关东的爱尔兰人》。 奥地利修士画家白立鼐在中国生活了26年(1923~1949),其中16年都在北平的辅仁大学任教。从他在1948~1949年间留下的德语文字记录里,能够强烈感觉到对于战争以及政权交替后未来的严重焦虑。最终他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经由上海飞抵香港,离开了中国。 书中收录了他的素描、水彩以及动物和静物画作,尤其对北平风物的刻画非常清新,特别喜欢。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