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母亲这种病”的封面

“母亲这种病”

[日] 冈田尊司

出版时间

2018-09-29

ISBN

9787513330978

评分

★★★★★
书籍介绍

母子关系远远超越心理层面,它不仅塑造心灵,也塑造身体,一岁半以前的母子关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会影响孩子待人接物的态度、对压力的敏感度、对异性和后代的爱,甚至还会影响到健康、衰老速度和寿命长短。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为母子关系苦恼,患上“母亲这种病”。有的人缺乏母爱,终其一生寻求代偿,有的人被母亲恣意控制,难以长大成人。书中分析了约翰·列侬、简·方达、赫尔曼·黑塞、冈本太郎、宫崎骏等人,如何深受其苦。

“母亲这种病”是依恋的疾病。出于各种原因,母子之间没有建立起健康的依恋关系,母亲没能成为孩子可以全心依靠的“安全基地”。患者身上一开始没有自觉症状,但大量问题在青春期爆发,原本的“乖孩子”会突然出现多种行为偏差。自我否定、ADHD、边缘性人格障碍、进食障碍、抑郁、焦虑,以及被各种成瘾症折磨,这些症状的根源处,常常可以发现当事人对母亲的不稳定依恋。

但是,“母亲这种病”更应归咎于不能保护母亲和孩子的社会,正因为世界太过忙乱,母亲不得不承担许多其他职责,失去陪伴孩子的时间,或者代替父亲严格对待孩子。本应丰饶舒适的社会,却将母亲从孩子身边夺走,那些依恋不稳定的、没有坚强心智的孩子就渐渐丧失了容身之地。

作者站在回顾人生的角度发现:问题越深,与母子关系越有牵连,但反过来说,即便是棘手的案例,如果能改善母子关系,通常也会发生戏剧性的好转。他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了治疗“母亲这种病”的方法。孩子需要的只是开朗、温柔、遇到困难时默默陪在身边的母亲,他们不想怨恨母亲,只想要一个原谅的理由。只要有愿望,就有治愈的可能。

冈田尊司

精神科医生,作家,医学博士。1960 年生于日本香川县,从东京大学哲学系退学后,改读京都大学医学系本科,毕业于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长期在京都医疗少管所工作,之后开设冈田私人医院,现任院长。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站在边缘性人格障碍、发展障碍治疗的最前线,一直致力于年轻人的心理问题研究。作品有《边缘性人格障碍》《悲伤的孩子们》《脑内污染》等。还以“小笠原慧”为笔名进行创作,作品包括获横沟奖的《DZ》,以及《掌心的蝴蝶》《你听不到风的声音吗》《生存任务》等。

目录
前言 病原是母亲,患者是孩子
母亲究竟是什么?
一次见面
蔓延的“母亲这种病”
影响的不只是亲子关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说来说去,四个关键词:陪伴,倾听,理解,自省!
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但仍从书中获得不少启发。一直以来就意识到自己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在阅读时,更像是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影子,读完后好似经历了一次心理按摩,排出了些许心理毒素。但是,作者太过强调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我认为,人对自己的命运,总还是有些许的掌握度,并非完全攥在他人或者上帝手中。书的中间部分支离破碎,读来太过混乱,目录也没啥作用,若是能在结构和逻辑上组织的更清晰,整合重复的部分,并列或递进的关系一目了然些,阅读体验会大大提升。最后,在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之前,还是不要生小孩了,人生苦难重重,何必相互为难。
母亲两个字就意味着牺牲。育儿必读
看书名还以为是讲母亲育儿焦虑的事,看完才知道原来是讲一种心理疾病叫“母亲这种病”,还是蛮有收获的。
作为一个患此病的人,我毫不犹豫的打了五星。幸好在我的孩子还非常幼小的时候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并且努力克服了障碍,现在可以心平气和地养育我的女儿,尽量让她拥有健全的心智。几乎每一个字都写到了我心里,而且也发现身边很多人有这种病,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推荐大家都看一下。
作者写得较简单,算是一种警示吧。这两天看三联《如何做个不内耗的年轻人》,其中有一句话挺有感触:有些父母在自己心里踏实和孩子心里踏实之间,会选择自己心里踏实。也许这就是“母亲/父亲这种病”的由来。所以在亲子关系这种双方权力、能力极其不对等的关系中,权力、能力强大的一方——父母是需要学习、内省和调整的。
实用性很强,从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讲了不稳定母亲的影响,以及很多有这病的名人故事,比如黑塞,叔本华,约翰·列侬,宫崎骏,简·方达等。
看完了《父亲这种病》,又看了《母亲这种病》。两种病自己都得了,不仅得了,还病的不轻,活到了中年都没完全治愈。看看自己,看看周围,到处都是残破的人生。区别不过是有的人知道为什么有的人不知道。
更深层次的症结…
作者自述的顺序是先写的《“母亲这种病”》,然后写的《“父亲这种病”》。内容都是围绕“稳定的依恋”、“安全基地”这两个关键词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