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清朝奏折制度的封面

清朝奏折制度

庄吉发

出版时间

2016-12-01

ISBN

9787513407199

评分

★★★★★
书籍介绍

奏折原为君主广谘博采的主要工具,臣工凡有闻见,无论公私事件,俱应据实奏闻,以便君主集思广益,督抚提镇司道等员,彼此不能相商,各报各的,其内容较例行本章翔实可信,所有不便形诸本章的机密事项,或与朝廷体统攸关的事情,或有兴革更张之请等,俱在折奏之列,而且奏折因有君主的朱批,更增加其价值。因此,就奏折的性质而言,其重要性,远在题本之上。其次就宫中档奏折原件,或办理军机处奏折录副的史料来源而言,虽有不少廷臣的奏折,但其主要来源是来自直省外任官员,所以奏折对地方事件报导极详,含有非常丰富以及价值颇高的地方史料,包括吏治、社会、经济、文化及中外关系各方面,研究有清一代的的历史,奏折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清朝奏折制度/明清史学术文库》原属刊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北故宫博物院甲种丛刊。作者庄吉发,多年来致力于清朝奏折制度与沿革方面的研究,且能够以满语为手段,分析研究大量第一手档案,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宫中档奏折的整理与出版
第二节 奏折制度的重要性
第三节 清代奏折的史料价值
第二章 奏折制度的起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七十年代的著作,算是入门读物,许多东西今天已是常识了,难得的是增加了大量的图版说明,不过本书庄大师有秀满语解读能力的嫌疑,有专章讨论了满文奏折的沿革问题。本书大体阐述了清朝文书制度的三次变迁,分别是康雍时期奏折制度的出现、乾隆十三年奏折取代奏本、光绪二十七年奏折取代题本。顺带理清了奏折和奏本的差异、奏折起源、政治功能、雍正时期奏折权放大的目的与影响、与题本的关系、军机处的产生与奏折制度的演变等诸多问题,可供查阅。 @2019-12-01 21:34:38
奏折相当于皇帝加了各个大臣的微信,以私下的交流代替了公文的往来,固然是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也大大强化了君主专制的程度
看困了...奏折插图模糊不清,不如不加
三刷。仍觉信息量巨大,对一些具体名词的源流演变有独到阐释。
“好生爱惜你的老身子,多多给朕出些年力!”
略读。很清晰。
备课温习。还是对该问题提供了最多常识的力作。2019年8月,最近一次自由行到台北,在故宫看档时,见到83岁的庄先生就清代档案指点青年学者。
草草翻阅。有几章的内容在其他论文中读过,或者说那些论文也是基于本书的成果。
主要是就奏本、题本和奏折进行区分,并说明奏折的创建和兴盛过程,以及奏本、题本的废止过程。仅浏览,补充基本常识用。
作者多采书面用语,故文笔简洁。且论证过程严密,多有对不同学说的讨论和辨析。本书主要讲了清朝最初袭用明制——“公题私奏”的本章制度,到后面奏折兴起,逐步取代奏本、题本的过程。感觉最重要的是奏折化私为公以及改题为奏并在庚子事变后废除题本这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