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战后日本经济史的封面

战后日本经济史

[日] 野口悠纪雄

出版时间

2018-04-01

ISBN

9787513913843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著作等身的日本知名经济学家

深挖增长与停滞之谜的集大成之作

日本究竟错在了哪里?中国会重蹈日本覆辙吗?

◎ 编辑推荐

☆ 犀利剖析深层机制,揭示日本经济增长和停滞背后的奥秘

作为率先对“房地产泡沫”提出公开警告的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以对日本经济的冷峻洞察和不懈思索而著 称。针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基本结构,他在本书中提出了与以往观点截然不同的 “1940 年体制史观”,为我们理解日本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泡沫的形成和崩溃,以及后来长期停滞的根本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发。

☆ 回顾 70 年境遇变迁,生动描绘时代大潮中的社会众生相

除了从全局视角“鸟瞰”日本经济的整体格局,野口悠纪雄还在本书中记录了自己和家人、朋友所经历的经济和社会变迁。他们曾经在高速增长时期意气风发,也曾经为经济衰落萧条而黯然神伤,现在仍有很多人在为未知的明天而焦虑和迷茫。作者饱含深情的回顾和叙述,使战后日本经济史不再是冰冷枯燥的数据和图表,而是化作一幕幕立体、生动的人生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

☆ 借鉴日本经济的起起落落,思考如何走好自己的路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为我们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特别是泡沫经济时期人们对股票和房地产的狂热和痴迷,泡沫经济崩溃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惨痛损失。这些都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中国经济会重蹈日本覆辙吗?会如当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样,在“爆买全球”之后经历“失去的三十年”吗?

◎ 内容简介

日本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实现了经济复兴?是什么力量推动日本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曾经喧嚣一时的“泡沫经济”到底是如何产生,又终究归于破灭?将近 30 年的沉寂之后,日本的未来,路在何方?

在日本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辉煌盛世的狂热气氛中时,野口悠纪雄率先对“房地产泡沫”提出了公开警告。如今,当日本逐渐被世界经济的大潮抛在身后,而“安倍经济学”却收效甚微之际,野口悠纪雄又通过本书,将多年思索和追问的答案公之于众。

野口悠纪雄在书中追忆,其人生的最初影像始于 1945 年东京大空袭中的恐怖经历,他这一代人亲历和参与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他们曾为高速发展的无限风光而豪情满怀,也曾因经济失速后的衰落萧条而五味杂陈。他们中有很多人因时代的变幻而饱受命运的捉弄,或者被无情地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本书论述经济发展历程及其深层机制的同时,还穿插介绍了野口悠纪雄本人及其好友、同事的大量真实经历,为读者还原出一幅幅生动、立体的战后日本社会经济图景。相信无论是野口悠纪雄对经济问题冷峻犀利的剖析,还是他对往昔经历满含深情的回望,都会为读者带来不同凡响的阅读体验。

◎ 获奖记录

入围2018新京报年度好书

第一财经周刊年度财经图书

全景·资本圈 2018年度十大好书

目录
前 言
序 章
第 1 章 战时体制延续到战后 1945年 - 1959年
第 2 章 高速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1960年 - 1970年
第 3 章 企业大家庭战胜了石油危机 1971年 - 1979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写的质量很一般,不是期待中的学术作品,倒是有点像想到哪写到哪的流水账博客。从书中勉强对战后日本经济的起伏有了一点了解,但对其观点不能苟同。
不能叫史,只能叫个人回忆录。实在太浅了... 日本的土地租赁规则保护租户的程度也有点惊讶
看留学人,在日本80年代能买下全世界的时候,说还是日本去美国留学的多,全世界优秀头脑还是集中在美国。到如果,中韩人数留美高涨,日本却人数太少归入其他,这是视角不错,其他真心一般。。。2.5分
核心观点是战后日本经济制度是1940年战时就制定好的,在起飞阶段,这种以组织为核心的体制所向披靡;当遇到IT浪潮时,这种体制还是惜败于于以市场为核心体制,可惜安倍政府没想到这块,^_^,日本的战后70年的经济史读来感觉我们也在经历,还是值得借鉴的。
带着作者的生活经历的一本日本战后经济变迁分析,还挺能让人读得进去。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太多了,政策、金融、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态度、世界环境等,但归根结底不要想太多空手套白狼的花招可能是作者比较想要说的。当勤劳不能致富这种现象太普遍又比较持久时,经济大概率就要出问题了吧。
看看历史发展
书写的一般,有流水账之嫌。但是不得不说,对于日本战后经济史,中国不得不重视起来,避免经济泡沫的大范围爆发。 当兢兢业业的工作者辛勤努力一生而买不起房子,而投机倒把者赚得盆满钵满时,我们不得不考虑,是否这个社会出现了问题?
2022#2 全书在论证的一个观点就是集体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不同时间段对于国家政体的不同影响。日本的经济经历了从毁灭到恢复,从恢复到奋进,从奋进到辉煌,从辉煌到癫狂,再从癫狂走向回念和执拗。与其说是经济的规律,不如说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 印象很深的是最后一句话:每个国家的国民在能力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差别只在于制度或者组织是否满足了人们想努力工作的需求
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超过美国。中国预计在2040年超过美国。IT服务业和咨询业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我出生那年Sony推出Walkman,小学一年级微软推出Windows系统,大学毕业时,苹果推出iPod。科技推动社会快速发展,我很幸运在这个大潮里,跟社会同发展。
写了大环境(全球背景)的很多东西,但具体到某一个经济阶段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写的很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