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劫掠欧罗巴的封面

劫掠欧罗巴

[美] 林恩·H·尼古拉斯

出版时间

2018-06-01

ISBN

978751392092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纳粹的疯狂行动和二战的轰鸣炮火中,追寻西方艺术珍品惊心动魄的经历 在纳粹分子的疯狂、战争的炮火面前,油画、素描、雕塑,这些艺术品何其脆弱。虽然很多艺术品在二战期间被毁或至今下落不明,但是通过博物馆工作人员、古迹救护官、神职人员、打包工、卡车司机等人的几番努力,根特祭坛画、《抱白鼬的贵妇》、《圣母与圣子》等很多西方艺术品最终保存了下来,我们现在仍可在博物馆、在教堂中看到它们。本书将用紧凑的情节带我们回顾这些珍贵艺术品在二战前后的跌宕经历。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采访和丰富的档案资料,详细解说了“二战”前后纳粹掠夺者对欧洲艺术珍宝的巧取豪夺,同时向读者展现了盟国全力解救这些艺术品的细节。本书用紧凑的情节,叙述了纳粹分子对“堕落艺术”的清洗、纳粹高官在被占领国的艺术品购买狂欢、纳粹分子对犹太人所有的艺术品的无情夺取;讲述了在面对劫掠和轰炸威胁时,欧洲各国博物馆工作人员千方百计转移、庇护艺术品以及古迹救护官维护艺术品的经过;讲述了各方在战后对公共和私人收藏的追索、返还过程;描绘了希特勒、戈林、画商之间的艺术品竞争以及盟国救护官和各方人士之间的博弈。 本书出版后深受好评,荣获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后本书被改编为纪录片《劫掠欧罗巴》。 林恩·H·尼古拉斯(Lynn H. Nicholas)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新伦敦,先后求学于美国、英国和西班牙,在牛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返回美国后,她在美国国家艺术馆供职数年。在她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旅居比利时时,她开始本书的研究工作。本书是尼古拉斯的处女作,她的作品还包括《残酷世界:纳粹网络里的欧洲儿童》(Cruel World: The Children of Europe in the Nazi Web,2005)。尼古拉斯曾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和波兰“波兰之友”称号。她还担任在艺术品返还审判和美国国会中的专家证人。
目录
《劫掠欧罗巴》所获颂辞
致谢
1 序幕:给过他们四年时间了! 战前纳粹在德国的艺术清洗
2 调整阶段 纳粹藏家组织掠夺、奥地利提供、欧洲隐藏艺术品
3 东方政策 1939—1945年的波兰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终于看完了…9.6 太好看。才看到第三章,已经迷得不行。主线与细节并重,节奏非常紧凑,作为非虚构来说,文学性也保持得非常好。#有几处翻译还是很诡异##作者大大在书中自任吐槽役#8.13。
后浪和甲骨文的通病都是过于强调学术性和史实,忽略了一部分可读性。二战的历史前前后后看了不少,艺术品的流失和掠夺这个角度倒是另辟蹊径。纳粹的集中化统治不仅仅在精神层面,对于19世纪庸俗画的执念和全国审美标准制定才是让人大跌眼镜。希特勒的艺术眼光果然不怎么样啊。
涉及艺术品数量广泛、经手人物众多,能够梳理如此清楚,讲述生动,保持客观公允,很不容易。致敬作者。艺术品的命运,既与战争进程有关,也与第三帝国的文化政策、希特勒的审美品位息息相关。说到底,想要用国家机器强制设定单一美学秩序的想法,都是法西斯式的。一部气象宏阔、有大局审视也有细节分述的历史佳作。
名过其实,太细节了,看不进去,大概是我的问题,感觉这是一本更适合艺术生+二战历史爱好者的书,无爱,这么久以来唯一后悔买的一本书
2018年已读101#10月打卡书#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里说:“除了德国和苏联的心脏地区,欧洲大陆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每一个国家都至少被占领两次:首先是被敌人占领,后来被解放它们的军队占领。”所以这部关于二战前后各国艺术品的命运史,这部以纳粹德国对“堕落艺术”的清洗作为开篇、以各国古迹救护人员战后对艺术品的继续拯救作为终章的二战艺术品劫掠与救护史,不仅见证了纳粹从最初的观点和品位范畴内的艺术品评判,到之后种族主义的、为政治服务的艺术政策的转变,还呈现了紧随战争进程、纳粹对占领国与犹太人的持续清洗,以及战后盟军对占领区古迹与艺术品的二次伤害,在这过程中,纳粹各界人士、掮客、画商、救护人员与国内外各方势力的博弈写得分外好看。整体梳理得翔实细致,但由于多是史料堆砌,写法上有些流水账。
挺好玩,尤其很多第三帝国宫斗八卦乐死我了
世界和平
写得很密,读完会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但由于涉及内容太过庞杂,里面很多人物和事件单拎出来其实都可以是一本书。对我来说没有太大阅读难度并且能get到作者的幽默点,所以给五星。
看到黑暗,看到光明。
曾经读到过《最后的晚餐》的多舛命运:1499年路易威登国王入侵米兰时试图从墙上切割壁画导致受损严重,1796年法国革命入侵部队用石头凿壁画挖出了使徒的眼睛;1943年修道院遭到轰炸,这幅画依然艰难而神奇地幸存下来……虽然庆幸于后人仍有机会一睹这幅传奇之作的风采,但又不免担心其他艺术瑰宝遭受的劫难和后果。这部作品就是以此为主体,详细解说了纳粹分子对“堕落艺术”的清洗、在被占领国的艺术品购买狂欢、对犹太人所有的艺术品的无情夺取;各国博物馆人员千方百计转移、庇护艺术品以及古迹救护官维护艺术品的经过;同时向读者展现了盟国全力解救这些艺术品的细节,描绘了希特勒、戈林、画商之间的艺术品竞争以及盟国救护官和各方人士之间的博弈。在紧凑的情节中,带我们进入和了解这些珍贵艺术品在二战前后的跌宕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