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棉花帝国的封面

棉花帝国

[美]斯文·贝克特

出版时间

2019-03-01

ISBN

9787513923927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2015年班克罗夫特奖获奖作品,王希、仲伟民、李伯重联袂推荐!

以棉花工业联动六大洲的历史描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

提出“战争资本主义”概念,颠覆“自由资本主义”的神话。

◎ 编辑推荐

☆ 2015 年美国历史最高奖班克罗夫特奖获奖得主

☆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希教授、 清华大学历史系仲伟民教授作序推荐

☆《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书评》《经济学人》等多家媒体推荐,美国亚马逊畅销书

在这部跨越四百年,涉及七大洲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著作中,作者从棉花这种商品入手,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史是如何从民族国家史、殖民史、贩奴贸易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 内容简介

棉花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往往难以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但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理解棉花产业发展史是理解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关键。本书作者斯文·贝克特通过叙述棉花产业发展的历史,解释了欧洲国家和资本家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塑了这个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项产业,并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的。

本书是名副其实的全球史,内容涉及五大洲,将非洲的贩奴贸易和红海贸易联系在了一起,将美国南北战争和印度棉花种植联系在了一起。在贝克特波澜壮阔的巨著中,商人、商业资本家、经纪人、代理人、国家官僚、工业资本家、佃农、自耕农、奴隶都有自己的角色,贝克特清楚地表明,这些人的命运是如何与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又是如何塑造我们现在这个存在着巨大不平等的世界的。本书告诉我们,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全球化”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是全球化的。

◎ 名人推荐

《棉花帝国》写于当代,谋篇布局却处处透出一种古典史诗的宏大气势……对于全球史领域的同行来说,《棉花帝国》树立了一个研究质量的标杆。

—— 王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棉花帝国》一书即是运用全球史方法解释现代世界起源的杰作,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这本书是运用全球史方法探讨重要历史问题的最成功的著作之一。

—— 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棉花及棉布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就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告诉我们近代欧洲的企业家和政治家是如何把棉纺织业变成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的,而帝国主义、奴隶制、机器生产和工资劳动者这些近代社会中的重要现象都与此相伴。作为曾经的世界最大棉纺织业生产者,中国人应当通过这本书,了解这段历史。

—— 李伯重,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识渊博,令人惊叹。

—— 奥尔罕·帕慕克

迷人而深刻……全球史就应该这么写。

—— 埃里克·方纳,美国历史学家

引人注目……贝克特令人信服地展示了欧洲贪婪的棉纺织品贸易是如何促成资本主义的出现的,在滋养棉花帝国的诸多实践与当今大型国际零售商生产商品的类似要素之间,建立了清晰的联系。那些渴望更多了解奴隶制在欧洲、非洲和美洲是如何和为何盛行的人会发现这本书非常有启发性。更好的是,那些从棉花帝国的遗产中受益、认为剥削和奴役工人相当令人不安的后人,将从中发现更多的灵感,可以努力实现一个更加公正和公平的社会。

—— 露丝·西蒙斯,布朗大学名誉校长

◎ 媒体推荐

非常出色……《棉花帝国》经过深入研究,可读性强,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无情扩张提供了新的见解。贝克特的文字优美,论点清晰而引人注目,不仅描绘了棉花资本主义的扩张……还写到了农田中的奴役劳工和工厂中受薪工人的状况。一项惊人的成就。

—— 托马斯·本德尔,《纽约时报》

非常重要……这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在对棉花这一商品的研究中,在短期之内无人超越。正如贝克特所说,棉花产业是工业革命的“发射平台”。

—— 亚当·霍克希尔德,《纽约时报书评》

惊人的全面,信息丰富,同时还让人警醒。

—— 格伦·阿尔茨舒勒,《塔尔萨世界报》

有说服力……太棒了……贝克特的详细叙述没有遗漏一点棉花行业的丰富多彩的性质,同时还描述了棉花业对许多不同社会的影响。

—— 温迪·史密斯,《波士顿环球报》

《棉花帝国》证明斯文·贝克特是真正的全球历史学家中的新精英之一。今天的学术史很少是为公众写的。《棉花帝国》超越了这一障碍,不仅可以被学者和学生阅读,也适合普通知识阶层读者阅读。这本书在主题处理上丰富多彩。这本书结构非常优雅,原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内容多样。对国际趋势的概述与令人难忘的事件交替出现……贝克特的书让我希望有一部续作。

—— 丹尼尔·沃克·豪,《华盛顿邮报》

意义重大,非常漂亮……《棉花帝国》是今年最好的非虚构图书之一。

—— 卡伦·朗,《新闻日报》

在智力上雄心勃勃……历史学家的杰作。

—— 提摩太·申克,《国家》

一部非常详细、发人深思的作品。

——《书目》

分量大、信息丰富、引人入胜……贝克特的叙事技巧让资本主义的故事对所有读者都能保持新鲜和有趣。

——《出版商周刊》

贝克特对棉花经济的近距离研究为资本主义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模型,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奴隶制和殖民主义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的一部分……有价值的贡献。

——《柯克斯评论》

◎ 获奖信息

★ 2015 班克罗夫特图书奖

★ 入围 2015 普利策历史学奖最终名单

★ 《纽约时报》2015 年十佳图书

★ 《经济学人》2015 年最佳图书

......

目录
中文版序一 王希
中文版序二 仲伟民
绪 论
第 1 章 一种全球性商品的兴起
第 2 章 缔造战争资本主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通篇看完才知道为何以棉花为资本主义全球史的主角,而不是可可、咖啡、石油或者铁矿石。凝结在棉花上的财富和血泪正是近三四百年人类历史诸多重要事件的写照:航海大发现、奴隶制、小农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工业革命、美国内战与全球废奴运动、殖民统治与海外代理、经济全球化、第三世界崛起等等。 人类从诞生起,血液中就带上了资本主义的基因,追求效益最优和利润最大化只是摆得上台面的说辞,背地里的掠夺、剥削不会消失,只是会被粉饰。当资本愈发集中于少数,当技术愈依附于资本,人类发展的规则也差不多被安排明白了。棉花看似柔软纤细,然经纬万端,内有乾坤。
阅读《棉花帝国》的历程,每一个读者都会不由自主地在思考现代世界起源时,被城市、工厂、产业工人所支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现代世界发端于农村。胁迫和暴力付诸于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的农村人口,是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核心在于使用奴隶制、殖民主义与强迫劳动等形式迫使市场暴力的持续发展,使得某些人群在特定地方从事着特定劳动,以此支持资本主义帝国的发展。斯文·贝克特抽丝剥茧地发现——“棉花”,这一具有全球化特点的资本主义商品为研究切面,成就了这部全球史研究角度的史诗作品的写作,结构宏大,细节深邃。自前年出台版开始关注,历时四个月的阅读,让我收获颇丰,这是我的第3400本书!
这部书竟然如此贴近当下中国的思想和舆论场域,这大概“得益”于中学教育赋予中国读者对马列政治经济学模板的熟悉。短评篇幅有限,略陈两点:1、本书并非以棉花为案例来展现资本主义历史,而是将棉花如何成为资本主义核心要素作为现代世界的起源。因此,所谓现代世界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从作者描述的“资本-商品-民族国家”的框架引申:今日世界其实并无什么社什么资,只有资本主义的不同阶段。2、中国读者的熟悉感,不仅来自于作者划分的资本主义阶段,更来自于现实感:这哪里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历史”?分明是当代中国贸易战的“现实情境”,敢情华夏革命百年,不仅仍未走向“后资本主义”,反而还停留在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这说明了我们的边缘?落后?抑或幸运?弯道超车?读者不妨仔细阅读关于埃及棉花产业兴亡的昙花一下,可资借鉴。
棉花行业历经一千多年,从随机到集中到各大节点变化交接权力的发展过程,精彩绝伦。而穿插其中的,才是历史书上简单的描述,在那短短数语下所隐藏的国家缠斗,技术进步,奴隶制瓦解,政治斗争,律法变动,人们所满怀的希望,人们所得到的失落,这些水面下的东西直至今日,依旧发挥着巨大作用。最后补一句: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各种劳动制度,各种资本和政体的不断转换重组。
三星半。以棉花串起资本主义发展史,推进方式对于熟读政治经济学的中国读者来说也很熟悉。适合作为经济史学习的延伸读物。意义和视角很好,但是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没必要细读。观点和梗概在绪论和结语两章里就能明白个80%。倒不是说这书水,数据是翔实可靠的,但作为通俗历史读物来说,缺少故事性和趣味性;作为学术书籍来看,实质内容和新观点又太少。前面写推荐语那些人也是捧得太高了。
整体读起来有点生涩,对于这本书的好奇心源于曾经专注做过三年的棉花期货赚了一些钱,就想了解下世界棉花发展史。当然,这本书对于期货交易没什么用处,感触最大的就是资本的逐利和血腥残酷,世界上发生的所有事都可以从资本的逻辑去思考验证,学习!
有点太厚太学术,不是一本大众都可以痛快读的社科书
厚厚一本终于看完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桶金,来的一点都不自由
并非自由
通俗易懂的一本历史地理政治书。全球视角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