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追捕祝融星的封面

追捕祝融星

[美]托马斯·利文森

出版时间

2019-10-01

ISBN

9787513925549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历程中,天文学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天文学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深刻影响了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本书以天文学史为线索,生动展现了科学家的智慧与勇气,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宇宙奥秘的大门。
作者简介
托马斯·利文森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也是一位多产的科普作家。他拥有丰富的媒体写作经验,曾获多项大奖。除了本书,他还著有《牛顿与伪币制造者》等作品。译者高爽,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北京河马星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是资深的天文工作者和科普作家,热衷于科学传播,开设有《天文学通识 30 讲》课程。
推荐理由
《追捕祝融星》通过丰富的科学史实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了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揭示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书中不仅详细讲述了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们及其科学成就,还深入探讨了科学理论的演变、科学方法的应用以及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适合哪些人读
对天文学、科学史、哲学以及宇宙奥秘感兴趣的读者
想要了解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读者
对科学与社会关系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译者导读
前言
第一部分 从牛顿到海王星(1682-1846年)
第1章 “牢不可破的世界秩序”
第2章 “快乐的思想”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3.5星。撷取了天文学史上的一个事件,将其细节予以展现,这个事件就是天文学家根据牛顿体系,从发现海王星的经验中得到鼓励,推测水星旁边有一颗祝融星。经过半个世纪的质疑和“发现”,爱因斯坦以广义相对论证明了这颗星不存在,物理学天文学都进入了新时代。这件事在一般的科普书中可能就一段话,在这本书得到了全面展现,写的很有戏剧性,也间接获得了部分相对论的知识,但总的来说像是报告文学,注重事件而非科普。而且人类很难得到启示,除了天才,人们很难想象一个自己完全不知道的理论所支配的现象。
重拾对科学的美,忘记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我们曾活在牛顿的世界里,如今我们活在爱因斯坦的世界,这样的转变,令人无比激动。
从牛顿力学和发现海王星,到爱因斯坦终结祝融星,本书展现了一段令人振奋的科学史,宛如推理小说般的情节引人入胜(相对论那些内容看不懂,文傻的悲哀)
用原书中的一段话可以概括这个故事:在人类的认知中,科学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可以自校正。每一个结论都是暂时性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结论都在 一些小的方面,甚至偶尔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不完善的。但在争论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清楚地知道已有的知识和自然之间的差异意味着什么。我们现在知道了祝融星从来都没有存在过,是因为爱因斯坦告诉 了我们这个结果。但对于勒威耶和他的追随者来说,在他的时代及之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并没有像这样的确定方法。他们缺少的不是事实,而 是一个框架,一个从另外的角度解释祝融星并不存在的思路。
虽然很多力学相关都看不懂,但看懂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人类群星何其闪耀。
“在人类的认知中,科学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可以自校正。每一个结论都是暂时性的,也就是说,每一个结论都在一些小的方面,甚至偶尔在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是不完善的。但在争论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清楚地知道已有的知识和自然之间的差异意味着什么。”
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牛顿说:"要有光!"遂爱因斯坦照亮了大地,背后是漫天闪耀的人类群星。
科学史里面小小的一角,天文学中追寻一个不存在的行星,然后最终被证明曾经理论的失败,体现了从牛顿体系过渡到爱因斯坦的体系的事件。科学是人类解释世界的工具,往往一时之间,在当今的范式中,解释符合现象则称为正确的理论。但当范式改变的时候,曾经的解释不再行之有效,就证明了错误,科学就在这种不断创造和推翻之间行进着。可以当个故事看看,只是这纸张显得有点廉价。
我一个文科生读的心潮澎湃,沉醉于完全看不懂的星图之中。科学的魅力在于简单公式后藏着波澜壮阔的历史,又或者是这是宇宙的魅力?
2021.12.3 利用牛顿力学发现太阳系五大行星之外的行星,同时因为相对论的出现使得之前推断的祝融星成为虚无。 一段非常简单的天文物理简史,对入门者很有帮助。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