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的封面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

[英] 魏泓

出版时间

2021-03-01

ISBN

9787513933438

评分

★★★★★

标签

考古

书籍介绍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 一桩桩扑朔迷离的丝路“奇案”——汉墓中为何出现草原耳环?北周将军为何青睐希腊神话?非洲修道院为何藏有中亚古钱币?风水符箓和占星术书为何现身于偏远的敦煌古城?“破案”关键尽在十件古物中。

☆ 一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必备百科手册——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全方位解码丝路文化基因,既探明玻璃、丝绸、纸张、印刷等技术的发明与演变,也揭晓了各大陆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 一次千年前的全球化之旅——物与人的羁绊、人与人的牵连、千百次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同编织了一张跨域欧亚非的宏大“丝绸之网”。

☆ 一场丝绸之路的视觉盛宴——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生动还原古丝绸之路的奇丽风采。

◎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 专业推荐

没有一本书能像《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这样贴近丝路生活。

——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维米尔的帽子》作者

通过本书,魏泓再次向读者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杰出学者。该书展示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全面掌握,也体现了她从特殊到一般、从单个物品到整个研究领域,流畅叙说这一重要时期及其故事的能力。

——《中亚观察》

魏泓的新书是一个书写物质历史的绝佳范例。

——《亚洲研究》

没有人比魏泓更了解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通过对丝绸之路文物的广博且深入的研究,魏泓带领读者走向广阔时空中的各个角落。

—— 刘欣如,《世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作者

目录
致 谢
引 言
第一章 草原耳环
第二章 希腊式玻璃碗
第三章 贵霜钱币窖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于作者来说,此书近于学术散文,又因其散,不像《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那般着力。但对我来说,正是要取其散,利于我因写作而实施的撒网式、检索式阅读。另外,由于作者的史学思想终究是凝聚的,所以真正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例如作者在书中多次提示读者注意,古代某些禁令的反复颁布,可能恰恰说明禁令针对的行为根本无法杜绝,法律有时候是指明了理想方向,而现实却不甚理想。总计十章,在我看来,各章水准并不一致,似乎逐步提升。无论如何,作者还是很能打的。
《古兰经》用阿拉伯语写成,所使用的字母很可能是Nabataean创造的。纳巴泰人于公元前1千纪中期在约旦的佩特拉附近建立了一个王国。已经发现的使用这种字母的阿拉米语铭文,其年代为2世纪。较晚的文本则写在莎草纸上,表明它已经向手写体发展。几个世纪后,这种字母演变成阿拉伯字母。最早使用阿拉伯字母的是一则三语铭文,分别使用了希腊语、叙利亚语和阿拉伯语,写于512年。尽管《古兰经》之前的一些文献(以诗歌为主)保存了下来,但作为书面语的阿拉伯语是随着伊斯兰教的崛起而发展和繁荣起来的。最初的字母体系在阅读时会出现很多含糊不清之处。几乎可以确定,按照教规制作的书面版《古兰经》至少是推动这套字母体系完善的一部分原因。《古兰经》写本所使用的字母直到11世纪才以伊拉克的库法为名,被称作“库法体”。
能提供材料的就是好书
纪录片式的历史叙述,扎实好读,从器物入手,勾勒出与丝路相关的漫长而芜杂的种种历史碎片。这部作品其实不太能提供一种精炼简洁的历史认知,相反,它是从沧海之中捞取粟实,在聚焦于一点的同时又展现了沧海的博大、复杂和无从定格——这样的历史还在书写,而我们都在其中。另一方面,我们熟悉了所谓“人的历史”,这样的物质史书写反倒显得新颖,但实际上能够代言历史的,长久以来都是物质——作者选择“奴隶”作为最后一件“古物”,无疑让作品更具深意。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写作方式,以一件器物去写历史,跨越文化和地理分界,以沙粒见星河。这也是丝绸之路的魅力吧,天然的就是世界史格局,不可能局限在一个文化一种语言中去研究。
喜欢每次只深挖掘一个文物的叙述方式。文物基本都涉及了中国。感觉国外的学者更开放,不吝于赞美其他文化,也习惯于陈述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来历史就不太好,读翻译过来的文字觉得有点费劲。另外,书提供了外国的视角,对丝绸之路、马镫等有不同于中国主流的观点,敦煌藏经一部分的叙述也让人略感不适。
除了最后一章略显草率其余章节都很完整清晰细致的讲述了古物的来路与去处,如何制作,有和作用,如何传播,表征了什么。丝绸之路不只是一条经济带,更是文化带,它象征的是人类社会的沟通交流与文明的相融与进步,它消除隔阂与界限,使那些人所公认的美好工艺传播开来。匈奴人不是居无定所他们也有农业圈层,贵霜王朝的钱币几经辗转到了一所偏僻的修道院,虽然宗教信仰早已改变但佛塔始终屹立在西行的道路上…历史不是一条条死板的记录,而是鲜活的有温度的与个体相连的。
不知道是写得糟糕还是翻译得糟糕
这才叫“以小见大”,《捡来的瓷器史》作者好好学学。磅礴而细腻的历史视野,传统文献和考古资料地饱满运用,事实与想象地自如穿插,以及不俗的翻译手笔,使本书成为《撒马尔罕的金桃》之后最出色的中外物质交流史著作之一
想去丹丹乌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