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东亚的诞生的封面

东亚的诞生

何肯

出版时间

2021-05-31

ISBN

9787513934114

评分

★★★★★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中国的汉服、韩国的韩服、日本的和服究竟有何异同?

◎中医、韩医、和医是一回事吗?

◎端午节、印刷术、樱花起源地等一系列争议为何会引发中日韩民间严重的对立?

◎中华文化如何在东亚传播,汉字又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撕裂东亚世界的民族意识是在何时,以何种 方式产生的?

美国汉学家何肯充分利用现存史料与最新研究成果,回到东亚世界诞生的原点,再探汉字文化圈形成过程,揭示现代东亚各国文化冲突的历史根源。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全新的视角讲述了秦汉至隋唐时期东亚历史发展进程及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过程。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和现代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阐释了中华文化对东亚各国的影响,以及东亚各国对中华文化的吸收与改造。

他综合运用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证据,阐明了东亚各国如何通过将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发展出既相互联系又各具特色的东亚文化。

媒体推荐

何肯的这部著作涉猎范围很广,包括土地所有制、贸易路线、移民和军事技术等,时间跨度长达千年。他对中国与周边民族及文明的比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视角。他的作品为更加深入的讨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起点。

—— 张磊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何肯的这部重要著作无疑将引发更多关于大学课程中关于区域研究重要性的争论,并将促使东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反思将现代民族国家作为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基本单元的合理性。

—— 布雷特·沃克,蒙大拿州立大学波兹曼分校教授

目录
中文版自序
致 谢
第一章 序言
第二章 多元一体的“中国”
第三章 “文明使命”:东亚的诞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年前的原著引进翻译,给西方普通读者写的以了解古代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是如何成型和发展的著作,因此全书出现的比较对象为继承希罗的西方文化圈和与东亚相邻的印度化的东南亚。历史年代的叙述上截止到唐代,和西方学界认定的中国“中世纪”的截止年代大致吻合,周边日韩越的国家形体基本成型,此后东亚圈也没有在外部进一步显著扩张(此后主要是越南的南向发展),与其他文化圈的地理范围基本框定,沟通交流也较少。全书对东亚史的书写与中古文明史的发展脉络相似,黄河流域的中心向边缘扩散的思路,辅之边缘地带的各自特点,后面则分别论述日韩越的文明史。这个结构的缺点在于没有探讨东亚圈为何定型于此,边缘地带离中国核心圈存在多大程度的差异,唐之后的千年间又发生多少冲击,东亚整体文化的特点在哪种状况下会保持稳定和受到强烈冲击。
本来以为是史观为纲的整体视角概括,实际上则是巨细靡遗的叙事,一是将汉族向东以文字为纽带进行文化传播,西北方向上与周边民族物理上交流融合,向南政治上的实质分离分别叙述,二是将日本、三韩、越南的通史单独叙述了一遍,尤其越南和三韩的部分倒是厘清了不少以往的误解。 其中向东传播一节,作者对语言溯源的认识有些滞后,还在采取阿尔泰语系的提法,但表意文字的固化优势这一观点倒是精确犀利。
对文化而非地理意义上的东亚之源流和传承讲述得比较详细,除了中华之外,重点还是日、韩及越南三国
内容编排有点混乱,一遍读完难以有个系统性认知
重新发现东亚,探究中华文明圈形成的关键时期,透析东亚各国历史文化争议的根源。
观念大于史料,翻译也不错,读起来轻松流畅。 东亚作为区域概念,与内亚、东南亚形成对照,亚洲东部的结构就有了明晰的划分。 这种史观令正统历史教科书的叙事显得自大和无聊。
作者前言不搭后语
汗青堂085《东亚的诞生》 何谓东亚? 具体说来则是中国、日本、朝鲜与越南等国。 东亚其实是一个内部文化十分多元的地域,其复杂程度可与“西方”比拟。东亚内部任意两个地区,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便是中国, 自身作为一个整体,仍有众多分化的地带。而这部著作就着力关注日本、朝鲜、越南等不同地区到底是如何演变及形成的。
完全撑不起这个主题啊
努力看了,不太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