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诗:原创剧本的封面

诗:原创剧本

[韩] 李沧东

出版时间

2024-01-01

ISBN

9787513943840

评分

★★★★★

标签

剧本

书籍介绍

戴锦华、范小青、仁科、张律一致推荐

是枝裕和、罗杰·伊伯特感怀盛赞

韩国首部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获奖作,豆瓣8.7高分

超会写剧本的导演、超会拍电影的小说家

创作出《燃烧》《密阳》《绿洲》等多部人文佳作

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像诗人

李沧东原创剧本首次出版!

曾凭借小说集《烧纸 》《鹿川有许多粪》荣获豆瓣2020年度外国文学、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20年度好书

官方授权,101幕足本终稿剧本+剧情梗概+故事大纲

独家收录未公开剧照×作者灵感手记与亲绘分镜×导演深度专访……

1比1复刻原版高品质装帧与内页版面设计

精心打磨,值得收藏、学习的珍贵幕后书

献给所有在生命中寻找美与意义的人

「人生中有这样那样的苦楚,那诗到底是什么?」

📖编辑推荐

李沧东,当代备受瞩目的韩国创作者之一。他以作家身份起步,用深刻而写实的语句,描绘普通人的伤痛人生和对人类之爱的信任;而后进入电影界,先后自编自导了6部长片,镜头依旧对准社会底层乃至边缘人群,以糅合痛与美的诗性风格和浓郁的人文关怀深受好评,被誉为“现实主义大家”“韩国电影的天赐祝福”,在国际上屡获大奖,迅速跻身世界级名导行列。

《诗》(2010)是其投身电影界以来的第5部原创长片,被评为“李沧东作品中最安静但主题上最完整的电影”“叙事完成度极高的作品”,并荣获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同时,该片也在韩国国内外知名电影节中屡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等奖项,被公认为2010年代韩国最优秀的电影作品。

本书是为纪念《诗》上映10周年而出版的著作,收录有李沧东导演亲自执笔的原创剧本,未公开过的剧照、作者灵感手记与亲绘分镜,多篇导演深度专访和文化名家的评论等丰富的内容。通过翻阅本书,读者可与导演一起回味电影的余韵;本书亦可视为分享创作经验的顶级大师课,值得细细品读、学习领悟。

* * *

“《诗》探讨的问题可以说是我作为作家、作为电影导演从未停止自问的本质问题:艺术与现实的痛苦究竟是何种关系,艺术是否可以改变现实。”——李沧东

* * *

◎ 官方授权,首度引进,享誉国际的著名导演李沧东代表作之剧本原貌

韩国首部戛纳电影节最佳编剧获奖作、101幕终稿剧本原汁原味完整呈现。再次证明李沧东既是世界公认的杰出导演,又是卓越的剧本作家。如导演所言,“阅读剧本可以说是理解某些电影(也许是大部分电影)最好的方法。电影完成之后再阅读剧本,反而更能理解电影在剧本完成后如何创造出自己的命运”。

◎ 独家收录未公开过的导演灵感手记、亲绘分镜、现场剧照,及“致中国读者”序言

可以窥见李沧东导演初期构思的手记与速写、导演亲自勾勒的锥心名场面的拍摄分镜、名演员尹静姬发挥惊人演技的场景剧照、导演为简体中文版专门撰写的“致中国读者”序言……对喜爱李沧东导演作品的影迷来说,这是一份无法比拟的珍贵的礼物。

◎ 多篇资深文艺人士的撰文、专访,多角度理解《诗》的背景与内涵

诗人朴濬和文学评论家申亨澈优美又穿透电影本质的文章,影评人李东振和导演李沧东长达5小时的深度专访,以及导演与法国诗人克洛德·穆沙尔在戛纳当地进行的访谈等,都充分帮助读者理解《诗》这部电影的方方面面,以及至今仍未褪色的对于当下的意义。

◎ 特别收录剧情梗概和故事大纲,一探剧本成型前的创意生长过程

通过书中“作者手记→剧情梗概→故事大纲→原创剧本终稿”的连续资料,梦想成为电影导演或编剧的读者可以更深入地学习一个原创想法是如何发展成电影的。

◎ 1比1复刻原版高品质装帧与内页版面设计,四色印刷,值得珍藏

护封选用米色复古大地纸,触感独特;内封为哑粉纸覆哑膜,精致耐磨;内页选用纸质细腻厚实的98g米白色胶版纸,全书四色印刷,阅读体验友好。

📖媒体推荐

《诗》是一部一定要用双眼去看的大胆电影。一只眼看人之极恶,另一只眼看相反的人之极善,而且李沧东导演建议我们用第三只眼看影片的结尾。

——法国《世界报》(Le Monde)

这是一部李沧东导演展现低调的卓越、安静又令人难忘的电影。《诗》再次证明李沧东是韩国最杰出的编剧和导演之一。

——美国杂志《综艺》(Variety)

李沧东导演最安静、但主题上最完整的电影。

——《环球银幕》(Screen International)

📖名人推荐

每次看李沧东导演的电影,他对人类的真挚感,对人性的好与坏都不会回避,这样的视角和态度,让我深受感染。

——是枝裕和(日本导演)

在韩国我是第三号人物,姜帝圭排第二,李沧东排第一。

——金基德(韩国导演)

《诗》这部电影表面上在问“什么是诗”,但实际上是在问“我们是谁,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这个问题的价值在过去十年里丝毫没有减弱。

——申亨澈(韩国文学评论家)

李沧东是现今少有的将自己的生活和作品联系起来的导演。每一次,他都把自己的想象和真实的经纬编织在一起。

——勒克莱齐奥(法国作家)

📖影片获得的奖项与荣誉

★ 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

★ 第47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电影、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尹静姬),最佳男配角(金熙罗)

★ 第47届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导演

★ 第30届韩国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电影、最佳编剧

★ 第19届釜日电影节最佳电影、最佳编剧

★ 第8届韩国电影大赏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 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 第4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

★ 第31届青龙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 第2届韩国年度电影奖最佳作品

★ 第37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

★ 《芝加哥论坛报》2011年最佳电影

★ 入选美国CNN 2011年十佳电影

★ 比利时女性电影人协会年度电影奖

★ 入选第1届韩国映像资料院(KOFA)值得关注的韩国电影

…… ……

📖内容简介

66岁的老太太美子与外孙一起生活,平时靠做上门护工补贴家用,日子看似平静,但她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在慢慢衰退。美子出于兴趣参加了当地的诗歌讲座,后得知外孙与一宗同校女生自杀案有关……《诗》讲述了美子一边学习写诗,一边面对种种痛苦冲击的生命历程,以隽永诗意的风格和对现实的关照而深受好评,曾获得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本书是电影《诗》的足本终稿剧本,并收录了丰富的幕后材料,如未公开现场剧照、作者分镜手稿、导演独家专访、名家推荐文章、剧情梗概、故事大纲等。读者可从中回顾《诗》这一人文佳作的诞生过程,充分理解该片的内涵与美感,及至今仍未褪色的对于当下的意义。

目录
致中国读者/李沧东
推荐序
愿你也能感受这份美丽/诗人朴濬
作者的话
电影的命运与剧本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韩文的诗字好美丽,有一种支柱/可能/意象和一个人在一起,但这一“陪伴”又也许是轻如羽毛的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拍电影,我会回答:“我是替你讲述你自己的故事。”
如果单纯从“一个老奶奶想写一首诗”这句话出发,很难想象会是一个如此悲伤的故事。生活从来就不是纯美的,诗也未必非得去寻找美、发现美、赞颂美。那么为什么还要去写诗呢?也许只是想把心中那份切实的苦痛原原本本地宣之于口。美子得知熙珍死亡真相时,将熙珍相框摆在家里时,为姜老人抹去眼角泪水时,注视宗旭对着小女孩转呼啦圈时,和宗旭打最后一场羽毛球时,她都在想什么呢?最后美子和熙珍念诗的片段写得太美太凄凉了,超越了时空和生死界限,她们成为彼此,合为一体:现在到了作别的时间。
好安静的文字。 真的好牛啊,好安静、好巧妙、好有深度啊。 “在现实的肮脏与痛苦中如何找到真正的美?这种美有什么意” “人不可能不经过人生中可怕而痛苦的真实就写出诗歌。” “都说写诗是寻找真正的美,但自己眼前的日常生活里真的存在真正的美吗?”
电影剧情有些忘了,看剧本又仿佛重温了一遍,面对生活,作诗是困难的,对我来说结局也许并不开放,我愿意相信是美子让警察带走了作恶的外孙,因为我感觉她从诗中找到了美,而并非隐瞒。
李沧东《诗》的剧本,体会到文本与影像两种介质之间的差别。获得了一些补充信息:尹静姬本名正是片中人物的名字,而她在拍摄这部电影时也患上了阿兹海默症;片头医院电视中播放的片段是巴以冲突,再到医院门口哀嚎的妇女,早已有水把我们相连(电影部分灵感来源是卡佛的So much water so close to home);《诗》和《密阳》相互呼应的两部;片中金龙泽和黄炳承是真实的诗人;全片特意去掉了配乐(但是工作室已经做好了(悲));李沧东说,不像洪常秀,拍电影对于他来说是痛苦的,这点和基耶斯洛夫斯基有点相似。
佩服李沧东的创作,从《密阳》受害者的宽恕到《诗》加害者的救赎,末了《阿格尼丝之歌》由美子转而熙珍念出,两人的命运也融合在了一起,诗中的忏悔,怜悯,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却让人无比压抑。 “愿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再次醒来 睁开惺忪的双眼,遇见站在床头的你” 写的太好了!
命运共同体 诗的意义 少女的结尾
电影如何回应当下?李沧东或许可以给出答案。回想起几个刑事案件,沉重压在心里💔
挺全的,好像又看了一遍电影一样,探讨的问题也比较好要是更多物料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