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甲午战争的封面

甲午战争

[日] 陈舜臣

出版时间

2018-09-01

ISBN

9787514224146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甲午战争无疑是一段充满激情与悲壮的故事。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东亚乃至世界历史的重要篇章。《甲午战争》以其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独到的分析视角,带领我们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探寻战争的真相与启示。
作者简介
陈舜臣是华裔日本作家,被誉为“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在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他精通日语、印度语、波斯语、汉语、英语五种语言,作品具有无国籍的宏观视野。他的历史小说融合推理元素,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包括《甲午战争》、《三国史秘本》等。他与司马辽太郎并称日本历史小说领域的双壁,对日本历史小说创作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推荐理由
《甲午战争》通过精心整理和总结的章节内容,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末东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变迁,深刻揭示了甲午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该书不仅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还通过深入的分析,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对于对历史、政治和国际关系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政治和国际关系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中国近代史和东亚地区历史变迁的学者
希望了解甲午战争背景和影响的普通读者
热衷于阅读历史小说和传记的爱好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第一章 提督与青年
丁汝昌忽然羡慕起袁世凯来。这个无官衔的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是河南项城名门望族的后代;而丁汝昌出身于安徽庐江的贫农家庭,从淮军的一个士卒,经历千难万险才升为将领。
第二章 拘捕大院君
把野心勃勃的大院君留在朝鲜是危险的,应当予以彻底隔离。最好的对策,是把他劫持到中国。
第三章 变乱之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陈舜臣这本著作最让人尊敬之处是不把历史割裂为封闭的片段,而是以小小的朝鲜为触点,展示了19世纪中国日本朝鲜的生存与发展实况。纵有纵的条理,横有横的视野。
作者:著名、4; 装帧开本手感:平装大开本、3; 画面图像清晰度:无图、1; 印刷字体:清楚、4; 内容:甲午之疼、4; 厚度:厚、3; 价格:合适、2;总体不错,值得一阅
通过这本书,甲午战争发生的脉络算是弄清楚了。
了不起的历史纪实小说,如此入木三分的好书,在居然有一堆人打出三星评价,可见豆瓣中人已经堕落到了何种程度。作者虽然是华裔日本人,但是完全站在了反帝国主义、反侵略、反封建的立场,言辞之间对时之英雄也有所褒贬,对风云一时的投机者、政客、冒险家,也给予了相对客观的评价。对甲午大战的直接导火索,东学党起义,充满了同情和理解。让那些所谓客观中立见鬼去吧,不站在最苦难的大众立场,任何客观中立都是把屁股歪在军国主义者的立场上。
陈舜臣以创作推理小说发迹 号称历史小说与推理小说有相通处 而本书在诠释东学党 天地会 刘永福 金玉均等人和事时 多次 多章节赘述 这是推理小说的风格吗 这是电视台制作电视剧前情提要的方式 不是写小说 编教材的方式 不懂陈舜臣为何这么写作
阅毕。历史资料翔实,边读边百度查资料,前前后后读了2个多月。这场甲午战争的起因是东学党起义,朝鲜因内政问题向清国求援,日本跑来干涉,围绕着朝鲜这片土地开始了争执。北洋水师将领用自决的方式爱这个国家,异常壮哉。
一本甲午书给甲午前十年的朝鲜本身分配了大量笔墨已属可贵。刻画最好的三点:袁世凯、金玉钧和迂而不愚的朝鲜宫廷。
从朝鲜内部发生巨变到甲午战争爆发,陈舜臣先生尽量不加“偏向”地把日清甲午战争双方各方面的斗争展现给读者。可以说,甲午战争是一场清帝国必败的战争,因为相比日本的未雨绸缪以及紧锣密鼓的准备,清帝国各方面都是仓促应对,自然会被按在地上摩擦。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描写战争中清军士兵的对话,尤其是那句“这里是旗人的国家,和咱们有啥关系?”这句话搁在今天也适用———这里是怹的国家,和韭菜有啥关系?
作者的特殊身份让他能够站在基本中立的视角上叙述这段历史。晚清和日本,就像老迈的师傅遇到了血气方刚的徒弟,卑微地维护着已经没有了的尊严。而真正忘了这段历史的,反而是那个左右摇摆的半岛小国吧。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