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高薪城市的封面

高薪城市

[美] 恩里克·莫雷迪

出版时间

2021-07-31

ISBN

9787514233827

评分

★★★★★

标签

经济

书籍介绍

留在大城市还是去小地方定居?如何选择工作地点?怎么判断哪座城市有发展潜力?同一种工作,在不同城市的收入为何差距很大? 为什么有的城市留不住人?大城市需不需要低端劳动力?为什么大城市的房价这么高?近年来为何各地上演“抢人大战”?老牌城市如何突破发展的瓶颈? 在过去数十年中,地理位置的因素对于薪水、人口流动的作用越加重要,在面临找工作、迁徙等重要的人生抉择时,如何做出理性的判断?本书论述的内容涉及收入差距、房价、结构转型、产业发展、教育、移民等各个方面,无一不是关系到家庭与个人生活福祉、国家和地区繁荣的重要问题。与抓眼球的新闻报道不同的是,作者通过本书,引领我们去探究问题背后更为重要的长期趋势与深层次的原因。同时,本书的内容也有助于我们反思现有的政策,包括户籍制度、大城市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以及一些区域发展政策。

目录
引言 Introduction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American Rust
巨人的没落
从工厂到私立学校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中高端科技类产业有乘数效应,才是关键
解释了大城市的虹吸效应,通过美国的城市的兴衰解释了为什么小城市留不住人。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了为什么很多城市发展不起来。里面的解析完全能够应用到所有国家的情况。
关于工作的新地理学,被译成了这样俗气的名字。内容还不错,不带美国式的傲慢,对制造业外流也有较为理性的认识。决定收入的因素更可能是你住在哪里,而你能住在哪里很可能就取决于你的简历了。
这本书与其说讨论的是城市之间的薪水差异发展差异,不如说是讨论人与人思想差异的聚众影响。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再弱的人也会变得相对优秀,如果不能,那么起码生活会比和贫困的人在一起要好得多。 这个论点我倒是觉得实在不新鲜,毕竟我们古人就说过,“穆穆清禁,济济群英。鸾翔凤集,羽仪上京。” 不过,本书有大量翔实的数据支持,解析美国各个城市衰落与兴起还要产业周期性,倒是值得一看。 当然,最后,本书看完。我觉得最受益的核心则是,想要高薪,其实不仅不取决于简历,更不取决于城市选择(毕竟城市发展有周期性,人的展望能力是稀缺的),最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就是,和牛逼的人在一起可以更牛逼…另外,城市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引入高薪产业人群,来促进整个城市发展,一切都是互补的。 但是考虑我国国情,很大程度上又是不合适的,因为我国的房价与薪资完全不成比例,大城市虽然更有利于成长,但是即使是年薪百万,也需要不吃不喝十年才能买得起一个像样子的房子,这又是何必呢
人与人之间的聚类,是阶级还是其他?作者聚类分析的维度是受教育水平,创新的前提是知识密集、人才聚集和知识的外溢效应。
不确定现在看这本十年前的书有多大意义,内容诚恳且扎实,但论点不新鲜,何况疫情带来了更多变化。除了产业集群,作者用了很多笔墨谈论大学文凭和技术移民,强调教育投资的重要性。译名和副标题有点哗众取宠,倒是希望有人能进一步分析国内新一线城市的回报率,又或者现状已经不言自明。(微信读书上这本的注释体验不太好。)
直译为“关于工作的新地理学”。创新企业集聚的经济效应。洛杉矶崛起的转折点是1915年格里菲斯拍出影史上第一部高预算大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西雅图发展的锚点是比尔盖茨把初生的微软带回家乡。集聚的齿轮由此转动起来。有趣的“非正面”案例:“贫穷却性感”的创意之都柏林(30%的社会科学家和40%的艺术家没工作)。
其实整本书也没几个点,就是翻来覆去反复说。 完全搞不懂章节划分依据是什么,而且和标题有多少是呼应的。 老外的书不过如此,标题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