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民国清流1的封面

民国清流1

汪兆骞

出版时间

2015-07-31

ISBN

9787514338126

评分

★★★★★
书籍介绍

“民国清流”是国内首套立体全景式再现民国清流大师们的史诗级集体传记丛书,本书为第一部,获选《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百道网中国好书榜2015年度人文类好书。系著名作家、编辑家,原《当代》副主编汪兆骞老先生的心血力作。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叶辛、何建明,著名作家梁晓声、王 跃文、余世存、岳南,著名学者叶廷芳、张颐武、孙郁、解玺璋、李建军等众多名家倾情推荐!

民国六年至民国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肩的思想最活跃、文化最灿烂的局面。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自尊、学术自尊,在风云动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他们学问超绝而又狷介不羁,相互间道义学问相砥砺,却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不断被分化,一时间龙吟虎啸,各领风骚,折射了一个大时代的风起云涌、雪雨阴晴,写就了中国“士”的短暂与辉煌。

《民国清流》第一次系统地讲述了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周作人、辜鸿铭、章士钊、刘师培、钱玄同、黄侃、李大钊、陈寅恪、傅斯年、蒋梦麟等等,无数特立独行的民国文化大师们在思想、学术、政见、工作和生活各个层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锋过程中的友谊、恩怨、是非、因缘与分合,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在近代中国的重大转折时期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客观忠实地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卑微,崇高与缺陷,描绘了一轴无比辉煌的民国文化巨星画卷。

汪兆骞 生于194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中国作协会员。著有《往事流光》《春明门内客》《记忆飘逝》《紫塞烟云》《张骞》等,新近出版有《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轻与相重》,深受读者好评。

目录
第一章 民国六年(1917年) / 001
陈独秀、胡适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分别出任该校文科学长和教授。二人先后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率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一个崭新的《新青年》时代呼之欲出。暮气沉沉的北大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高地。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氏兄弟等一代新型知识精英,也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创了以现代文明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
第二章 民国七年(1918年) / 063
就在辛亥革命步履艰难之时,北京的新文化运动,却有一抹春色。《新青年》改组为同人刊物,由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沈尹默、高一涵六人轮流编辑,请撰稿人周氏兄弟、刘半农等人协助办刊。周树人以鲁迅笔名发表《狂人日记》等小说,我们民族文学的面貌、气象、精神、灵魂,焕然一新。胡适、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上并峙的双峰。
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写《民众大联合》,胡适高度评价云:“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重要文字。”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十年,蔡元培,胡适,周家兄弟,钱玄同,李大钊等思想先驱掀起了狂澜,从北大新风到四一二,真是一个大时代!
没那么受意识形态影响下描述的民国大家,有几分颠覆的意思。
『不自由,毋宁死』正如书中所说,春秋与民国,或许是中华言论最最自由之时代。以后的自由,又在何处呢。
额 我上当了,半夜失眠看看书,七块钱电子版看了手机上九屏吧 实在看不下去了…“想到这里,中山先生那略显威仪的脸庞,特别是清澄得如一泓秋水般的双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准备在校门处建后来成为北大象征的“红楼”。想到这里,蔡元培脸上似又浮起欣慰的微笑。”。书里面这种中小学生优秀作文修辞手法实在太多…怀疑骗稿费啊… 还有民国上海是福开森路吧没有福开路啦,写文史类书史料也不查就在那边修辞… 给个一星挤挤水分!
错误百出。各种演绎。
哥哥多年前买的,哥哥总是能买到好书。 反反复复读了有三遍,最近四刷《觉醒年代》,才真正仔细地读完了 很多细节都能和剧里联动起来 也从书里对知识分子的人性有了更多元的认知 可惜觉醒年代只讲了1915-1922的历史 汪先生的文字可读性很强,但存在太强烈的亲胡适贬鲁迅倾向 作为普通读者 无从对文中细节加以考证
这本书里,作者对于胡适,似乎是有所偏爱的,对于鲁迅,似乎是有些意见,在书里的一些部分,有的观点过于主观,这本书值得读,但是需要辩证去读。
当故事看罢
不错,不知道这次能读完七册嘛(考研时期当闲书读)
无癖不可以为人,但书里的“癖”都抛在鲁迅身上了吧。整部书的后半段字里行间都能读出作者对胡适的态度和对其他清流完全不同,怜爱至极。这种材料的编排方式无法让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