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的封面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史军

出版时间

2021-04-01

ISBN

9787514390100

评分

★★★★★
书籍介绍

人类身体、文化、社会的演化是完全随机的过程,还是有着必然的趋势?

答案并不在人本身,而在那些绿色植物身上。

植物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的食物、文字以及社会组织结构都受到植物的支配,我们的经济、贸易以及对世界的探索都受到植物的支撑,甚至连我们的厨艺、肤色和长相都是由植物决定的。

本书讲述了这个有关文明演化的宏大故事。从促使人类定居的小麦和水稻,到改变世界的花椒和土豆,再到牵动世界贸易神经的大豆,植物的力量显而易见。人类驯化了植物,植物却塑造了人类。

同时本书对一些并不起眼的事物,背后隐藏着的文明演进的密码,进行了颇具新意,甚至是颠覆性的破译和解构,富有趣味并发人深思。如在达尔文的理论,根本没有“优胜劣汰”这个词语;我们喜欢吃酥脆的食物,是人类祖先喜欢吃植物叶片和昆虫外壳的演化记忆;人类也有被转基因的可能,等等。另外,本书精选了中外珍藏古籍中的百幅精美彩色植物赏鉴图片,给人以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目录
序章:人类和植物,谁塑造了谁
从非生即死到效率优先// 004
从泛化到特化// 005
没有回头路的演化之路// 007
寻找人类身上的植物印记// 008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点牵强。 喜马讲书
植物学家史军的新作!!颠覆性的破译和解构,富有趣味并发人深思。如在达尔文的理论,根本没有“优胜劣汰”这个词语??我们喜欢吃酥脆的食物,是人类祖先喜欢吃植物叶片和昆虫外壳的演化记忆??有趣,想看!
一开始就觉得这位作者的写作过于口语化,甚至还有故意用流行词汇来抖机灵的故作幽默。读到中间又觉得作为科普文,轻松的文笔和易懂的知识他确实都做到了。但读到美洲的甘蔗种植和黑奴贸易时,居然用“大礼包“来形容天花和疟疾,用“灭掉“来形容美洲原住民悲惨的经历,实在让人很不舒适,开始怀疑作者缺乏的同理心和无知。
简单轻松向的科普读物。纸质摸着很舒服。减星部分:219页蚕豆病这小节,最后一段与之前段落空了一整行,犯了低级的排版错误。部分结尾的小作文,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
就在大家埋头寻找剔除水稻雄蕊的方法的时候,袁隆平想到另一条道路——去寻找那些雄蕊本来就不发育的水稻个体。功夫不负有心人,袁隆平在稻田中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蕊不发育的水稻植株,在接受了正常水稻花粉之后,这些雄性不育的水稻结出了稻穗,并且它们的后代里面也有雄蕊不发育的个体。1966年,这个发现被发表在中国顶尖杂志《科学通报》上,但是当时这个发现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不过,故事并没有这样结束。在海南发现的一棵雄性不育的野生稻,拯救了杂交水稻事业。在引入这棵名叫“野败”的水稻个体之后,整个杂交水稻的道路被打通了。1976年,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中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度。1977年,袁隆平将之前的实践经验总结整理,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杂交水稻成世界农业史里程碑
史军老师的植物学科普一直是很值得细读的,这一本更是深入地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来解读,很涨知识的一本书。
意外之喜
轻松好读,类似小时候看百科全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