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看见睡莲之后的封面

看见睡莲之后

顾城

出版时间

2018-10-01

ISBN

9787515501789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卷为首次汇辑的顾城讲演录。从1987年5月至1993年3月,顾城在德国及全欧、中国香港和美国东西部城市参加文艺活动,或朗诵诗歌,或发表演讲,并现场答问,这是存留下来的笔记和录音的整理稿。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顾城1987年5月29日赴德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其后半年间于欧洲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到访瑞典、法国、英国、奥地利、丹麦、荷兰、芬兰等国家。其间的发言演讲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同年12月参加香港现代文学研讨会,接受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语系聘请,于1988年1月初移居新西兰,任职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以后的两年半中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当代文学,并一度兼口语课,在大学假期曾应邀赴美讲学。1992年3月应德国DAAD学术交流基金会邀请,赴柏林从事文学创作;1993年3月获伯尔基金继续在德写作,其间先后赴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德国法兰克福、美国参加文艺活动,以中国哲学、艺术为主题,贯通古今,向西方世界宣传中国文化艺术。至1993年10月辞世,在六年多的时间里,不断地写诗、撰文、...

(展开全部)

用户评论
没啥看的
向外的洞察令人惊异,对东西方哲学之道的区分和交汇讲得简明扼要,对中国的模样也摸得几乎完整了,这些线路同他自己的足下之道完全可以拼合起来,透析自我形成之因后将其舍弃,是迷人的、危险的内在指示,所以才有那样的肉身终结吗?
演讲集里很多篇什单独拿出来的话,都是极佳的,文字充满灵气和悟性,然而结集成书则难免过多重复,因为在海外面对不同国家的听众,其实讲的翻来覆去都是同样或类似的问题。此外,或许是受限于审查吧,书中有太多删节,基本上稍微有点敏感的话题都被开天窗了。
有些内容让人为之一叹啊
顾城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偏窄偏浅。
一个被称为天才的诗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那是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他是偶然得到然后记录下来,被人称为诗。这种自然而然的作品实为难得。我也喜欢阅读他的一些哲学、佛学、艺术等等的自我理解,他在分享了观念后还会举一些浅显易懂又有趣的例子来解释。思路真的好清晰,不会有模糊的概念。他很客观也很谦逊,每当有人让他评价一些西方作者或者作品是他都会说我阅读的都是翻译本且不多,不能说评价只能说一下自己的个人感受。这点让我想到了我自己,我一直试想着如果谁问我最喜欢哪部作品我真的是说不出来,就算说出来也十分不合理,因为我觉得自己阅读过的实在太少。挺喜欢他的,学习了。
喜欢💕为这份真挚无伪打五分,为天才之光打五分,为你所受的冲突和苦打五分。
睁开了被忘记的眼睛。
《看见睡莲之后》——此一系列,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顾城。抛开他的天才创作,他绝非生活上的白痴,可以在激流岛上垦荒,打石头,盖房子,做鸡肉春卷卖,还能为人画画。同样,他和大多数人一样,具有情感上的某些弱点。总之,他和谢烨,都不是那种可以维持一段开放关系的人,英儿于他,上岛的那位于谢烨,故其悲剧本可以避免,于二人性格却又是一种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