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出梁庄记的封面

出梁庄记

梁鸿

出版时间

2016-08-31

ISBN

9787516809976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本次率先出发的是《出梁庄记》,《出梁庄记》是作家梁鸿继《中国在梁庄》之后集中书写离开梁庄去外地打工的父老乡亲生存状态的非虚构作品。此书由梁鸿探访10余座省市、400余位打工者,以200万字图文资料整理撰写而成,是“梁庄”范本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最细节的观察。

目录
第一章 梁庄
闲话
离开梁庄
第二章 西安
德仁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对于故乡已然疏离了,对当代中国的命运又全无宏观的视角,此书的价值仅限于其中采访后整理出的口述史,且以家族、村庄的脉络关联起来。但作者的悲悯、同情实在太普通,见解平庸,话又太多。又是一个怪老实的人,反复强调自己厌倦了,无力做什么,想要逃离,又为此羞耻。从文学性来说,更是水准之下。我觉得更像地方文史办编写的地方志,只不过是私人记录,且文笔稍好一些。于我来说,是读之有益,不读也不可惜。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这种书还是少读吧。
题材太值得写。采写的方式也很道地了。原生态的语言记录比评论本身更有社会学价值,对照作者自我的反省很有意思,因为她也是梁庄出来的人。我用这本书里的诸多话题和我家安徽阿姨聊了聊,竟然几乎都得到印证,尤其是传销这事儿让我很惊诧……
这不是什么农民的疼痛,这是关于一代又一代底层百姓如何被活着磨成齑粉,被活着调和成水泥,被活着灌注进共和国的地基的记录。当然,比之前搞温州人类学那位要细腻的多,也文采飞扬得多。不过还是能感受到受过学术训练的作者对话语鸿沟的茫然。过早丧失乡族经历导致了双方站在人生的两岸,内心激荡而不知所措,沟通往往在抗拒、冷淡、夸大和演义之间波动,如同吉他和音箱之间失控的overdrive效果器在断断续续的工作。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最近无意间看了很多关于底层的作品,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北京折叠》和《燕尾蝶》,而这是一本纪实题材的书。读的过程,有开始的压抑、悲凉、无奈,到后面的感同身受,这不就是我们一家人的际遇嘛?!从高二起跟随爸妈从故乡到异乡,为了生计爸妈起早贪黑,租住的房子虽然没梁鸿目睹的不堪,但也不像个家。他们都一样,城市的后来者,最大的共鸣就是,融入不了城市,找不到位置,想家回不了家。而他们的下一代,同样也找不到归属感。从物质经济社会过渡到知识经济社会,转型的代价,也是阶层的分化。研究历史,我发觉,两千多年来,有些比如民生、阶级、贫富差距问题始终未待解决。结合种种,读到后来,我反而释然坦然许多,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这本书只是记录了一些现象,没有提炼出多好的观点。之前读的《乡土中国》才是一语中的。
原来题目是出埃及记的典故,采访了几十年里从梁庄出去打工的人,遍布中国,是难得的当代中国农村研究样本吧,并且可贵在有上一本书的基础,和一个知道自己正在「终将离梁庄而去」的视角。一个很大的收获是阅读完书中许多相似又各不相同的辛酸生活描述后,我模糊得对“城市里的农民”有了更多的认识,我对我眼前的困境有了概念性认识,以前觉得新闻中的农民工和自己是两边的,但其实我就是他们,但我潜意识在逃避。兰子的故事看到最后难过,“要是我俩在一起,他肯定死不了。”别册中的推荐语「他们迁徙的路径上只有一个不可靠的城镇化路牌,而在前方的城市里,也没有应许之地。」
城市维度的纪实故事重复性太高,反映的问题也比较普遍,相比中国在梁庄而言,不够震撼。文字阅读性差。
“经济的发展、贸易的繁荣、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并不意味着一个普通老百姓就可以致富,同时,即使致富,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更幸福、更安全,也不意味着他的生存空间更大,反而可能面临着环境更为恶劣、生存压力更大和安全感丧失的情况。而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低下更是折射出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和精神意识的不健全。”
中间一度觉得冗余了,认为是作者没有克制地使用材料,却没有进一步延伸出阐释。但读到后记,反而理解了作者的方法与思考,复杂的现实中交织着人与制度、与不可抗的也看不清的系统的博弈。我们首先需要深情而真诚的书写(反例就是满是卖弄的两医生之书),属于雾气弥漫的华北平原的茫茫呼愁啊。
3.5 大概采编类纪实文学阅读和写作的门槛都不高,最近读了几本,总感觉不透彻,比较浅显,当然也和自己刨根问底的思维方式有关系。无论如何,情感是真挚的,记录总是好的,这一片土地,几代人,总要有人记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