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德国人的封面

德国人

[德] 埃米尔·路德维希

出版时间

2021-06-01

ISBN

978751682639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德国以其独特的民族特性与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从日耳曼部落的崛起,到帝国主义的野心,再到现代欧洲的重要一员,《德国人》带你穿越时空,探索这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既是破坏者也是创造者,既是征服者也是思想家。在这部作品中,你会发现德国如何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摇摆,在权力追求与精神理想间徘徊,以及它对世界文化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作者简介
埃米尔·路德维希,全名Emil Ludwig,出生在1881年的德国布雷斯劳,是一位享誉国际的德国作家。尽管他的大学专业是法学,但他最终选择了写作和记者的职业道路,并于1906年移居瑞士,在1932年成为了瑞士公民。路德维希以创作深入剖析人物个性的通俗传记而知名,被誉为"新传记派"的代表人物,对20世纪传记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代表作包括《歌德传》和《拿破仑传》,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使他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高度评价。他开创了一种新的传记写作风格,注重描绘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性格分析,深受读者喜爱。除了广为人知的传记作品如《俾斯麦》、《林肯》、《克娄巴特拉:一个女王的故事》等,他还创作了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如关于德国从公元800年到1941年的《德国人》,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独特见解。直至1948年,埃米尔·路德维希的生命旅程结束,但他留下的文学遗产继续影响着后世读者。
推荐理由
《德国人:一个民族的双重历史》深入剖析了德意志民族从古代到20世纪初的历史进程,揭示了其在战争与和平、权力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转变。本书通过严谨的历史研究和生动的故事叙述,展现了德国社会的复杂性,以及音乐、文学等艺术领域中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对于希望理解德国历史、文化及民族性格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参考作品。
适合哪些人读
对德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欧洲中世纪至现代历史的学者
对音乐、文学和哲学有深入研究的学术爱好者
对于民族性格形成及国家发展轨迹抱有好奇心的全球公民。
书籍脑图
目录
译者前言
作者原序
楔子 撒和阿里欧维斯图斯——日耳曼首领在讲话——威胁和背信弃义
第一卷 统治世界之梦
第二卷 教义的斗争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生涩语句不通的翻译再加上不了解德国文化看得云里雾里 但总觉得不对 这么洋洋洒洒的四百页 有一半都是在说德国人群体性的盲目和野蛮 有一半又是在说文化与政治的割裂 好像作者笔下的德国是一群面目模糊的人 只有文化的名人在闪耀 而政治的名人却驾着马车将德国一次又一次带入疯狂 有看到作者是一个旅美德国人 又觉得这种不对在类似的旅美国人作家身上找到了影子 想要融入西方主流思想 于是拼命数落原生国家的不对 按照作者的写法 整个德国都是一台行将就木的机器 在衰落的路上一去不回 可实际真是这样吗 文化名人是否真如作者描述般璀璨 而政治名人又是否真如作者所说般不堪呢?
一想到德国人民,我不免常常黯然神伤。作为个人,他们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   ——歌德 看到这句话突然有很多感慨,我觉得不光是德国人民,全世界的人民都是这样。他们接受的信息是经过过滤的,上层想让他们接受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一经煽动就像二极管一样嗨起来了,盲目的自信,盲目的乐观,一切都是盲目的。很可悲。
现实让人想读书。文笔流利,有文采。只是我比较没有文化,第二章“教义的斗争”看得我云里雾里。第四章“世界公民及民族主义分子”认识的人多一点,历史课学过点,还算明白。我喜欢的音乐家政治家都在这里。这书写于1941年,所以对于第五章“衰落”写得比较当代史和“我听说”和“我见过”。ps:配个地图就更好了。德国还是散装的。看完很想去维也纳。德国我就去过巴伐利亚,慕尼黑是我去过的欧洲城市中,整体气质和感觉,与上海最接近的。
这个详略略略对不是那么熟悉德意志历史的人很不友好。而且这个作者对他笔下的德国人的一系列品质,服从性,尚武,如此阴阳怪气,也倒是大可不必。为什么要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这个态度呢?我倒是觉得这个人吧,没什么血性。
读起来太难了,因为对历史不熟悉。慢慢啃吧
简洁,可以比较快捷的对德国及德意志的历史文化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概括性了解。写作的那年代颇有些要警醒处于盲目崇拜中的国人的意味。
不太喜欢这个译本,但是这种叙述角度还挺有意思的,作者是否过于傲慢,从自己的结论出发在去历史找证据论证的写法是否有失偏颇
诗意的文笔。但是阅读此书需要德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否则会云里雾里。有关宗教的内容我就看不太懂,也没兴趣。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