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肉身哲学的封面

肉身哲学

[美]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

出版时间

2018-01-01

ISBN

9787519239985

评分

★★★★★
书籍介绍

作为一本开拓性著作,《肉身哲学》可能改变我们对传统西方哲学的看法。人类意指何物?知识何以获取?道德源于何处?向来为西方哲学之中心论题。以往哲学家的一些共识——通过内省而了解其心智、理性具有离身性和普遍性、对世界的思考大多为非隐喻义,如今却遭遇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质疑。认知无意识、心智亲身性、隐喻性思维成为本书的主题。一方面,对心智、真实、时间、原因、自我、道德等概念逐一检讨;一方面,揭示以往哲学其思维模式背后的隐喻结构。本书的旨趣,就在于建构肉身哲学。

具体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了来自认知科学与认知语言学的方法。

第二部分,我们研究认知科学的基本哲学理念。使用认知方法分析从事任何哲学研究都必须提出的某些基本概念,如:时间、事件、因果、心智、自我以及道德。

第三部分,我们着手从认知科学的视角研究哲学本身。我们将这些分析方法用于哲学史上各重要时期的学说研究——古希腊自然本元学(metaphysics)[1],包括前苏格拉底学派(pre- Socrates)、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学说;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心智理论与启蒙运动时期的官能心理学;康德的道德理论以及解析哲学。我们认为,认知科学的方法为这些宏伟的知识殿堂带来了崭新的和深刻的洞察力,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哲学观念以及解释它们。尽管这些哲学之间存在根本差异,但是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人都以为,它们各自似乎是凭直觉获得的。我们还会涉及这些哲学遗留给当代哲学、语言学和社会科学中的问题,尤其是英美解析哲学、乔姆斯基语言学,以及使用在经济与外交政策中的理性行为者模型(rational-actor model)。

最后,在第四部分,对我们在探究人类是什么以及人类生存条件这一过程中的受益加以总结。

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门力求不断砥砺的哲学。基于亲身心智的实证了解的哲学视角,就是一门肉身形式的哲学(philosophy in the flesh),就是一门解释“我们主要为何,又能为何”的哲学。

目录
第一册
译序 永恒的灵肉:亲身离身集于一身/ 李葆嘉 1
一、Embodied Philosophy 与Philosophy in the Flesh/ 1
二、希腊哲学渊源与自然本元 / 8
三、时间概念与时间模式 /3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一次看到译序写了80页,译后写了20多页,并在书后附上了自己译著清单的译者。
隐喻思想是一个很好的解构和跳脱一切哲学观念的手段,只是重写哲学的野心大于严密论证的审慎,建构的部分(将具身认知作为隐喻的起点的新哲学)相比之下略显粗糙。
Lakoff是你再怎么讨厌都跳不过去的人啊;译序就很emmmmmmm
立意不错。
没读完,不打算读,建议任何人都不要读。铿锵有力地攻击了各个哲学流派声称要挑战西方哲学体系,然后拿着认知科学四个字反复做字面解释,在常识性逻辑上车轱辘话来回说,持续堆积废话打太极。介于邪教和伪科学之间,不信可以读读看
#购于三联韬奋# 物理学家长期从事说明物质的工作而不注意生物学家的发现;同样,认识论者一贯的只在知识的范围内讨论心灵而忽视它与人的肉体生命的关系。在精确的表述给定的解释理论所包含的前提和结论时,哲学家力求帮助科学工作者看到他的证据的局限,从而防止他委身于一个更一般的假设,这个一般的假设虽然适合他的目的,却可能因另一领域的发现而受到怀疑。哲学家必须常常为自己提出的实验家曾经忽略的另一种可能,并从更广泛的单独的来源寻找它们的证据。然而对竞争假设的检验又总是可用的证据。如果这是不确定的,哲学家必须承认他的问题是无答案的。
还是和第一遍读时的判断一样,试图通过认知科学打穿哲学沉思的基础,某种意义上是非常失败的....
亲身心智、移情想象、投射、高水平肌动程序与视觉系统…… 观影时,我们通过移情想像让自己进入角色体内,在认知上模仿其动作。这种认知上的模仿,将会向被抑制肌肉输入真实的激活肌动程序,从而导致无活动的活动“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