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先秦儒家道德哲学十论的封面

先秦儒家道德哲学十论

王正

出版时间

2022-02-28

ISBN

9787519283070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通过对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十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天人之辨、人禽之辨、仁义内外之辨、仁礼之辨、义利之辨、群己之辨、君子小人之辨、义命之辨、王霸之辨以及儒法之辨的探讨,发掘儒家道德哲学的源头及其核心价值,分析其理论架构和逻辑特色,引导读者思考人的道德意识如何产生、演化并最终实现德性生活的过程。

王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学、儒家道德哲学、儒家工夫论,著有《先秦儒家工夫论研究》,于《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道德与文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天人之辨
张力下的孔子的天人观 / 003
天命人性:思孟学派的天人思考 / 005
以分合之:荀子天人观的创造性 / 017
第二章 人禽之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作者将先秦儒家思想结合当今社会,来谈道德哲学。这对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最后也对解决全球化冲突,提出了理论分析。兼具古今、中西视野、很接地气、颇有见地。
言简意赅地从十个层面上,将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内核和外延解释出来。作为入门书、研究书均是不错的选择。
总体来说还可以。按主题分章节,把先秦儒家主流关于道德哲学一些问题的思想的脉络梳理得很清晰,作为一个导论来看还是很好的。不过还是有一点粗疏吧,分析什么的不是特别细致。 各章的基本结构就是孔子之前➡️孔子➡️孔门后学,主要是子思学派➡️孟子➡️荀子。 看起来作者对墨家的态度不是很好。
荀子和法家最大的差别是:荀子的礼学因为对优良治理的迫切要求最后划向了现实的圣王合一,这就产生了普遍性的礼学坠落为特殊性的法学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则被后世的帝王和政治化的儒家牢牢把握,遂使得荀子的失误成了某种程度的主流。如汉代的叔孙通、公孙弘的工作,即“政治化的儒家”对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方面,但更有使儒学的本原思想与价值被遮蔽的方面。战国后期儒家染上法家色彩。成文化、制度化的礼是以人的道德修养与道德养成为基础的,不论是孟子式还是荀子式的礼,都是对人有益且成就人的。礼是为了人本身的,是为了仁的,因此它是道德性的。这一点使得荀子等礼学派的儒家和法家有了清晰的区分。儒家的道德哲学是儒家政治哲学、社会治理理论的根基,丧失了道德根基或道德追求,而一味急功近利地追求外在成果与成绩,必然是儒家所反对的
《先秦儒家道德哲学十论》一书自觉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重视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以先秦儒家孔子、孔门弟子、子思、孟子、荀子等所论为主,其他诸子所论为辅,参照中西当代学术研究的成果,通过先秦儒家内部比较、先秦儒家与先秦法家道家墨家比较、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与当代西方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比较等,聚焦了天人之辨、人禽之辨、仁义内外之辨、仁礼之辨、义利之辨、群己之辨、君子小人之辨、义命之辨、王霸之辨、儒法之辨等十个问题,在论证上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论说语言鲜明准确、说理透彻,充分展示了先秦儒家道德哲学的魅力和作者的学术抱负及现实关怀,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
没什么意思
收获最大的部分是荀子(天人之辨与儒法之辨),再者是群己之辨。社群主义和儒家群己观(尤其是孟子)都反对自由主义的原子论自我观,重视社群公利,注重个体品德。最大的不同在于社群主义探讨的是社会学或人类学意义上的自我,儒家的自我是人性论意义上的,即承认存在普遍的人性——性善,这是人与人之间能相互理解、建立社群的基础,甚至是道德得以实现的条件,因为儒家的道德都须在有具体对象的情境中才能完成。对普遍人性的肯定既避免了社群主义因强调各个社群的独特性而滑向相对主义,为文化冲突论背书,又不同于自由主义预设的、康德绝对道德命令先验存在的普遍主义立场,因为儒家的具体操作是因时而变的。一个性善的个体会把他者的利益看作真正的善,整体的善与个体道德融通无碍,推扩至宇宙。但宇宙一家的社群观极易沦为美好的遐想,如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