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的封面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

韩策

出版时间

2017-05-01

ISBN

9787520106658

评分

★★★★★
书籍介绍
北京大学知名学者尚小明做序推荐 充分挖掘日记、书信,揭示科举改制中鲜为人知的内幕, 如朝廷高层各方态度与争论的历史真相 作为清朝最后的精英,如谭延闿、沈钧儒、王揖唐等, 这一进士群体的浮沉进退和政治命运究竟如何? 晚清的中国连遭挫败,被迫走上变成法、施新政的道路,科举制度首当其冲。本书即旨在探讨清末新政开始后,科举改制下的癸卯、甲辰两科会试,及其造就的中国历史上最后的进士群体在清末民初的出处进退与最终命运。 作者呈现了清季科举改制相对完整的实际运行图景并反思其利弊得失,有助于更深入理解这一重大的制度变革。同时,以一个人数众多但范围固定的进士精英群体为对象,探讨后科举时代士人群体的转型和命运问题,既希望分析把握群体的整体特征和趋向,也观照其内部的分层、差异和复杂性,并将停废科举、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民初政局一并纳入观察,弥补了既往研究更偏重个体和乡村士子的薄弱之处,拓展和推进了清末民初政治、社会文化转型的研究。 韩策,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尚小明教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博士后。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庚辛政局与辛丑乡试展期之争
第二章 辛丑奏定新章:科举改制的重启
第三章 壬寅诏开进士馆:科举改制的扩大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材料翔实,逻辑缜密。前者已属可贵,后者更是难能,诸多细节经此抽丝剥茧般的功夫或得以彰显,或得以澄清。挑剔点来说,行文稍嫌冗碎了一点。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中规中矩的近代史研究。辛丑后考试展期、两场会试改就开封、进士馆的运作动态、末科进士在易代前后的出处进退,这些书中的主要议题在资料与论述方面完成得都还不错。其中有一些线索,也很值得进一步发掘,比如末科会元谭延闿的答卷在乾隆朝可能直接入狱,以及新官制厘定时各衙门之间针对部门利益的争斗往还。瑕疵在于,同很多博士论文一样,资料少了便容易对空气挥拳头,资料多了就会在以简驭繁上显得生疏。
考证翔实,言之有据,全书运用大量书信与未刊史料,作者对史料的占有、掌握和解析能力均属一流。行文质朴而流畅,充分发掘制度与政治、人生的关系,勾勒出丰富的历史图景。(香港大学欢送区大典一处,读之令人神伤)或许本书不属于读之觉得才华横溢的著作,但应该是能够放得住的著作。
扎实的研究,很值得学习!而且还有很多有趣而且调皮的表述~
这史料……未免也太过详实丰富了。 科举改制改来改去,为的都是各派别的利益,却从没想过考生们的感受。回望我的学生生涯同样的各种教育改革,真是满满的共鸣。
即便是帝国最后的进士,也没有背叛他的祖国。科举制总有千错万错,但进士们的才华无可争议,一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史,都是一代又一代进士们缔造的。
原本囫囵吞枣一通乱读,没想到在这些进士中发现了就读小学的建立者,历史突然鲜活了,在家乡用祖产兴办学堂,也是存着让故乡学子接受新学教育的良苦用心
这类人物群体的选题,读读很快,做起来难度很大的,仅是找到材料、编排材料就要下很大的功夫。作者搜材料及分析材料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序言和后记莫名感动。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