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天下为学说裂的封面

天下为学说裂

瞿骏

出版时间

2017-10-01

ISBN

9787520108492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都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和深刻的反思。本书《天下为学说裂》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带领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真相。
作者简介
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专注于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前期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与城市史研究。他是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青年研究员,以及ECNU-UBC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著有《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和《花落春仍在:20世纪前期中国的困境与新路》,并在多个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推荐理由
《天下为学说裂》一书以深入的历史研究和详实的史料,全面探讨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变迁,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作者通过分析历史背景、人物观点和思想斗争,展现了这一时期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全新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社会学、文化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想要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读者
希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似真亦幻:清末“排满”的立论与接受
第二章 重识辛亥:1911年革命研究的“再历史化”
第三章 联结晚清与五四:转型时代学生生活史述论
第四章 小城镇里的“大都市”:清末上海对江浙地方读书人的文化辐射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引用了大量日记、文集(如何用日记来讲好故事非常重要),对清末民初的思想界和读书人的很多议题进行了反思,问题意识很强。文笔清丽有风姿,论述得很清楚,可能是因为分节较少的缘故,单篇文章读起来觉得有些单薄。另外,很多句子能清楚地感觉到作者是动了情了,也不知是好是坏。
史料功力和历史见识均碌碌。
史识一流,辛亥革命和教科书的三章颇有启发
整理了很多有意思的材料,反驳了一些流行观点,比如清末很多读书人看革命党的报刊,觉得读不懂,太古奥~
之前对老师的评论还有些不能理解,近期忍不住匆匆翻了一下,前面还好,越往后越看不下去,我师诚不欺我。给我的感受是,这是一本“四不像”。说是思想史,但看不到很高深的洞悉,更重要的是理不清作者全书的逻辑。史料确实丰富,但解读囫囵吞枣,看不到一丝作者的功力。全书看着华丽实则浮在表面上,欠火候。
论文集。中间几篇较好,但大多数章节看不出和题目有什么关系,不免失之散漫。方法和问题意识上倒是挺有许纪霖的风范的。但是很多问题有了,却蜻蜓点水,好像也没出论出太多来。
文笔挺不错的,材料掌握的很多,近代思想文化史到底要看多少资料啊,看资料之后还需要提炼形成观点,任重道远。
Nothing special ,很多东西王汎森、罗志田和达恩顿都说过了。教科书一章论及读经,瞿老师甚至亲自下场长吁短叹,按说年龄也不大,怎得如此迂阔。
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10周年,对于已经成为历史的这场革命及以其为代表中国现代化运动,两岸都依据各自的统治者合法性对其形成了固定的历史刻画与评价,出于宣传教育的目的,这些评价也随之固化成为大多数国人对这一段历史进程的“正确”认知,但是出自某种意义上的政治需要的线性的进步的历史观恰恰遮蔽了这一历史时期复杂的面向,真实的历史从来就不会是清清楚楚的摆在众人眼前的。瞿氏此书正是抱着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好奇与“正确”认识的怀疑,通过阅读搜集尽可能广泛的档案资料、前人研究成果,去部分的重建(描摹)出这一历史进程的负责面相丰富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认识。20211107第十六本
瞿师的签名版。这是一本挺不错的一本书,切入点很好,由小可见大,语言也很庄重,阅读感受很好👍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