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大转向的封面

大转向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

出版时间

2020-08-31

ISBN

9787520116169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Winner of the 2012 Pulitzer Prize for Non-Fiction | 2012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

Winner of the 2011 National Book Award for Non-Fiction | 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类)

James Russell Lowell Prize of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 2011年詹姆士·洛威尔奖(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授予)

A 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 | 《纽约时报》畅销图书

A NEW YORK TIMES NOTABLE BOOK | 《纽约时报》优秀图书

TIME MAGAZINE’S #1 BEST NONFICTION BOOK | 《时代周刊》非虚构佳作

千年抄本重见天日,人类文明自此改变。

1417年1月,猎书人波焦·布拉乔利尼从一个偏僻修道院尘封的书架上取下一份年代极其久远的抄本,无意间唤醒了一部湮没长达千年的作品——卢克莱修的《物性论》。这首行文无比优美的拉丁文长诗引发了巨大的讨论,也深深影响了如波提切利、布鲁诺、伽利略、弗洛伊德、达尔文、蒙田、莎士比亚、爱因斯坦等艺术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经杰斐逊之手,它还在《独立宣言》中留下了痕迹。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大转向》中讲述了这个引人入胜却鲜为人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冒险故事。他认为,正是由于《物性论》的重见天日才开启了西方文明走向现代的序幕,进而改变了全人类的历史。

目录
【全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猎书人
第二章 发现的时刻
第三章 寻找卢克莱修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有趣的角度,但铺垫了那么多 也没说清楚物性论和他的影响
一边讲故事一边讲事实,很典型的流行非虚构写作方法。故事很流畅,证据十分充足,很容易读。观点部分稍微分散。这种书就是专业者和爱看故事的人都有收获,挺好的 发现几处拉丁原文错误,2020年了啊甲骨文
本书内容其实就是“波焦人物小传+《物性论》发现史+文艺复兴史的一些片段”,书名过于哗众取宠了一些。此外,作者显然也是过分抬高了《物性论》这部作品被发现的意义,文艺复兴中古典哲学思想被重新发现这件事整体上确实可以被称作是世界进入现代的重要转折,但只抽出其中一部作品就认为可以充当关键要素实在是言过其实了。
应该说人文主义者在寻找整理古典文献中怎么走出中世纪,迈入现代的故事,格林布拉特用《物性论》的发现与影响说出这个故事。
一部湮没千年之久的传奇之作,一名猎书人孜孜矻矻的找寻与坚持,由此牵引出文艺复兴肇始之初诸种力量和信念的精彩对决。在人类历史之中悬而未决的关键时刻,卢克莱修的《物性论》和猎书人波焦的潜心发掘背后,实则是人文追求和普遍信仰的一次“转向”:关注这个世界的事物,学习自然的秩序,理解人类的幸与不幸,挑战既有的权威和教条,认识灵魂和肉体的有限性,进而了解整个宇宙、求索一种道德生活。可以说《大转向》一书本身就是一首回环、流宕的浪漫之诗。其中真正让人感动的,是在世界的重压之下,一个人仍有可能向内心回撤,借由书籍返回伟大的传统,在有限的时空之中抵达无限,完成一次自我的叙事。
翻翻
猎书主题绝妙,才华横溢,枝蔓无比,一个博学的话痨,绕着主题炫技般地旁征博引,旁逸斜出,眼花缭乱,焦波这个猎书人的人生选择写得动人,呆在教廷系统挣钱,但不放弃建构个人的精神世界。全书读来痛快是痛快,就是叙事过于眼花缭乱,高手嘛让他克制确实为难!依旧五星推荐,让我意识到自己多么无知和缺乏耐心。
卢克莱修与《物性论》如何使现代精神萌芽的故事,可惜只是笼统介绍,拍成纪录片应该很不错/被囚禁的异教徒与被束之高阁的文本,而我自由地阅读,波焦这样的猎书人可以说是梦中情职了,“这是罗马名字中唯一的光,除了西塞罗以外,没有别人,他也被切成碎片,四散开来。通过我的努力,这唯一的光不只从流亡中被召回,也从几乎彻底的毁灭中被召回”/“(蒙田)接着引用卢克莱修的话强调说,就好像这种处理事物的方式仍然给了人类太多的控制权一样,人类的转向完全是随机的:“我们不是走路,我们被带着走,像漂浮的物体,时而轻柔,时而猛烈,依据水流湍急或平静:‘难道我们没有发现所有的人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想要什么,总是到处寻找,变换位置,好像要卸下他们背负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