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生活的逻辑的封面

生活的逻辑

胡悦晗

出版时间

2018-07-31

ISBN

9787520122429

评分

★★★★★
书籍介绍

1927年至1937年间,上海、北京知识人主要供职于出版业与教育业;职业收入在城市居民收入中位居中等水平,但个人收入存在巨大差异;在居住、饮食、服饰与出行等日常消费层面也呈现出巨大差异。他们的日常交往主要在家庭、茶社、酒楼与咖啡馆等场所展开,交往方式主要有书信往来、沙龙聚餐、礼物馈赠等多种类型;知名作家及地方上流知识精英阶层拥有复杂的关系网络,其交往对象往往涉及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他们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呈现松散与不稳定的开放状。

此外,旧派文人群体及新派作家群体的交往对象多固定在同一阶层、相近职业之人,由此形成较为同质化与单一化的亚群体。但由于他们的日常交往多以生活情趣及文学艺术审美取向的相近为原则,故其群体内部结构较为松散。其中,上海知识分子尽管较易萌生阶级/阶层意识,但不易就知识阶层的属性、特征等关键问题达成共识。

本书以1927至1937年间上海与北京的知识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其所处的阶层位置,分析知识群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惯习策略发展出旨在建构身份认同感与合法性的论述话语,在竞争稀缺性资源的过程中实现资本的转换,催生知识群体的阶层意识与集体行动,在社会结构层面实现阶层再生产。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民国读书人精神风貌、娱乐生活偏好的著作一部民国时期都市生活娱乐指南

●这是一部关于民国时期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取向的著作,作者从时人的日记、回忆录、传记中发掘出当时知识分子,如鲁迅、戴望舒等在图书馆与书摊,咖啡馆、酒吧与茶楼,四合院与洋楼,公园与影戏院,消费与收藏、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偏好,从侧面反映当时知识群体的自我身份认同与阶层意识。资料丰富,论题独特。

●本书考察民国时期上海与北京的都市生活情景,涵盖衣食消费与精神文化娱乐等方面,堪称民国都市生活指南。

●本书从日常生活维度出发,呈现1927年至1937年间上海知识群体的整体面貌,兼及与同一时期北京知识群体的比较。

目录
绪论/001
第一章 民族国家叙事中的都市想象/027
第一节 民族国家叙事中的“文明”与“文化”/030
第二节 “文明”:上海的都市想象与北京“他者”/036
第三节 “文化”:北京的都市想象与上海“他者”/043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直走神……囫囵吞枣地看完了
太有趣了,太有趣了,太有趣了! 有趣,真的要说三遍以上
在对知识分子的日常交往与物质、精神生活的考察中研究知识分子的阶层建构和认同问题,框架颇为新颖,可操作性强,在平常易得的史料中注入了不寻常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引用了很多社会学理论,尤其是布尔迪厄的场域,文化资本等理论,对于说明知识群体的阶层建构过程等方面是很有助益的;不过本书很多时候有堆砌理论之嫌,尤其是第三章送礼等部分,作者更多的是在与社会学和人类学对话,对史料进行选择和裁剪以与阎云翔等人的既有研究相对照,想必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却日常生活历史的丰富性,从而成为其他学科的注脚,本书还有很多理论的运用并无必要,很多时候影响行文的流畅度,给人一种断裂和卖弄之感(如第五章328页对福柯有关地图论述的引用);后记很让人感动,作者怀着温情和敬意对自己的学思历程和人生经历娓娓道来,颇为真诚。
只有对生活的罗列,没有对逻辑的探讨。又是一本沦为素材集合的专著,只有当索引的价值。前半本断断续续看了数月,今天再翻终于思索出了乏味的原因:作者在装模作样的思考。于是快速结束战斗,无趣得味同嚼蜡。
堆砌的厉害,没看到多少整理与分析,就是都堆在一块然后表示差异很多最后描述一下两头
有意思的话题,只是铺的太开
铺陈开来一副历史的画卷,窥探一下那时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如果说印象深刻,附录中“沧海一叶,大历史中的小家庭”最为生动。
5 材料丰富其实有点意思。但我特不喜欢这本书,各种理论空洞,然后引申几笔史料;人们可能因为abcde搬家,饭桌上可能喝酒,喝酒可以放纵,可以和解,也可以不和解……这不是傻子吗。至少应当提出自己的一二观点,几乎没有。非常平庸无聊。
“北京”和“上海”二元对立起来,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