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左道的封面

左道

[美]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

出版时间

2018-07-31

ISBN

9787520125154

评分

★★★★★
书籍介绍

※财神信仰在中国通俗宗教大框架下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本深入研究中国宗教文化中左道之地位的著作

【内容简介】

对当代中国人而言,财神一直是家庭祭仪和新年礼俗中的标志性神祇,对财神的崇拜是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尽管供桌上的财神神像十分常见,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财神信仰根源为何。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万志英以大众或通俗宗教为大框架,审视了五通(财神)信仰的缘起和漫长演变。这份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的研究,充分展现了中国宗教文化中神灵的邪恶面,及其在道德上的暧昧与矛盾,使我们得以窥视不同时代背景对普通人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万志英认为,中国宗教信仰和实践的历史过程呈现两种基本倾向,一方面是佞神和驱邪,另一方面是相信宇宙中道德平衡的作用,这两种基本倾向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并且两者都受到邪魔力量,即具有邪恶本性的神祇和精灵的侵扰。这两种根本倾向对中国宗教文化产生了持久影响。

【媒体获誉】

一个关于五通神信仰的起源、发展,以及中国宗教中的邪魔外道的精彩故事。万志英从商朝讲到了帝制晚期,向我们展现了引人入胜的丰富知识和此前从未公布的数据。

——柏夷(Stephen Bokenkamp)

印第安纳大学,著有《早期道教经文》

没有其他作者可以像万志英这样对旁门左道在中国宗教中的地位进行如此深入细致的探索。这份言辞优雅的优秀研究著作涉及从宋朝到明朝的重要主题。

——伊沛霞(Patricia Ebrey)

著有《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

【作者简介】

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著名汉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耶鲁大学博士,主要研究10~18世纪的中国经济社会史、全球经济史、东亚海洋史。编有《中国史上的宋元明过渡》(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著有《财源:1000~1700年的中国货币与货币政策》(Fountain of Fortune: Money and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1000-1700)、《从古代到十九世纪的中国经济史》(The Economic History of China from Antiquity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等。

【译者简介】

廖涵缤,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与文学专业文学学士,牛津大学...

(展开全部)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远古中国的祖先、鬼和神
第二章 汉朝的亡者崇拜和救世信仰
第三章 山魈
第四章 疫鬼与瘟神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各种五通神相关的故事挺有意思,一个不遵守传统道德的神灵或许能反映出社会转型期民众的意识形态的一些截面。《左道》的基本观点其实挺左,作为上层建筑的五通神信仰的变化究其根本还是要到经济基础里去寻找。16世纪尚未成熟的货币经济刚刚兴起之时,金钱的获取与流通等问题(高风险高回报的暴富或暴贫在经济机制不完善时最容易发生)导致了人们的普遍焦虑,支配金钱的邪神便是这种大众焦虑心理的集中体现;随着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18世纪的人们对金钱的看法已日趋正面,于是对赵公明和五路财神的正面信仰开始兴起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或许这也是五通神信仰集中于此地的缘由之一(北方对五通神就不那么感兴趣)。本书观点还算中规中矩,就是前半部分对传统鬼神信仰的梳理有点粗糙。
随着译过来的书越来越多,对海外汉学的期待值越来越小。这本标题和封面都花里胡哨的书,放在床头断续看完前半本,觉得是野狐禅无疑了。不曾想最后三章突然爆发,先总论宗教在宋代的变迁,全面而具体,叹为所见最佳论述;再从经济史背景论述五通神的变迁,写成一篇近世庶民心态史,很合本人唯物史观的胃口。如果能删掉前面关于中古的无聊的几章,几乎可打五星了。
邪性的五通神转变为五路财神(从魔到神),在作者看来是稳定的商品经济形成与城市化的进程,是一个由风险与不稳定变为稳定可控的过程,从而论证"中国人的宗教首先都是一种祈求神力以增强对现世生活掌控的手段"的观点。
美国汉学家试图用严谨学术论文的方式探讨中国民间鬼神文化,但在欧美社科著作中并不算太成功,导言就一味堆砌高冷的人类学术语,相当晦涩难读,主体就是7篇质量参差不齐的学术论文,前4章冗长乏味,后3章(宋代之后的神鬼故事)稍有可读性,但总体看,文笔还是偏枯燥,理论性太强,剖析深度也比较有限,而且对中国最迷信的群体(农村人和老头老太)来说,这本书根本宛如天书,毫无价值;有能力读懂此书的人,几乎不可能对那些古老而粗糙的力乱怪神民间传说感兴趣。PS:这位洋教授写书注水太严重了,无用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就占了超过40%篇幅,这点内容对不起这个高价位
古老中国的信仰绝不止于儒释道,还有相当庞大芜杂的民间信仰,民众关心的从来不是经典和教义,而是“灵不灵”,即有没有好处,如果只像许理和一样考证佛教如何征服中国,或者争辩在历史上儒释道哪家强,其实是罔顾了民间大量存在的宗教实践。万志英以五通神的洗白封神之路为例,详细分析了民间信仰是如何一步步被制度性宗教和国家信仰体系收编,对宋明两代社会经济关系如何影响宗教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尤其精彩。
能用一条线串起来这么一大坨混乱内容的都是高手
“道德资本”,试图理解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山石皆为精怪”到神祇的规范化中,窥见社会变迁从光怪陆离到稳定可控,五通变成神再变成财神,大家的关注点也经历了:怕鬼—怕病—怕穷哈哈哈哈(本穷鬼痛哭
前面其实不行,没深度,也有点过于浮草了。后面很不错,好了很多
五通神的演变占了很大的篇幅,邪神的形象在历史中不断被民间信徒补完,已然十分完整。对邪神的信仰,大多也不过是对恐惧与贪欲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