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自由的流亡者(帝国往事三部曲)的封面

自由的流亡者(帝国往事三部曲)

[美] 马娅·亚桑诺夫(Maya Jasanoff)

出版时间

2019-07-01

ISBN

9787520145961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本书将追随雅各布·贝利这类从革命的美国出走的难民的足迹,呈上首部保王派大流散的全球史。虽然已有历史学家探讨过保王派在殖民地内部的经历(特别是像贝利这样长于表达之人的思想意识),却从未有人充分描述过保王派在美国革命期间和之后散居世界各处的历史……事实上,保王思想广泛地存在于早期美国的各个社会、地理、种族和民族谱系中,跟他们那些爱国同胞相比,这些人的“美国性”一点儿也不弱。保守派既包括刚来不久的移民,也包括五月花号登陆者的后代。他们可能是王室公职人员,也可能是面包师、木匠、裁缝和印刷商。他们中既有英国圣公会牧师,也有卫理公会和贵格会教徒,既有见多识广的波士顿人,也有卡罗来纳偏僻乡村的农民。 马娅·亚桑诺夫(Maya Jasanoff),目前是哈佛大学柯立芝历史学教授。她的第一部作品《帝国边缘:在东方的征服与收藏,1750~1850》(2005),获得了2005年的达夫库珀奖,并被《经济学人》《卫报》《星期日泰晤士报》等多家媒体评为年度好书。她的第二部作品《被自由流放的人:永失美国与大英帝国的东山再起》(2011),获得了国家图书评论非虚构小说奖和乔治华盛顿图书奖,并提名塞缪尔约翰逊奖(现称巴美列捷福奖)。第三部作品《守候黎明》获得2018年坎迪尔历史奖,入围2017年达夫·库珀奖。作为2013年古根海姆研究员,亚桑诺夫获得了2017年温德姆坎贝尔非虚构图书奖。她经常在《纽约时报》、《卫报》和《纽约书评》等出版物上发表论文和评论文章。 译者:马睿,文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拥有17年专业翻译经验,曾长期为主要国际机构和商业公司担任译员和术语编辑,在翻译技术和术语标准化国际合作中担任重要协调角色,出版过有20余本中英文译作。现为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签约译员。
目录
文前彩插
本书获誉
文前辅文
历史叙事的双重反转(代译序)
人物介绍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书中反转了那些关于美国革命的传统叙事。美国革命首先是一场“内战”,在革命发生的那一刻,交战双方,都是大英帝国的臣民。无论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为我们描述过怎样闪闪发光的自由理想,它首先是一场尸山血海的鏖战,对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意味着暴力肆虐、枪林弹雨、妻离子散、颠沛流离。 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为黑奴和印第安人提供了自由,华盛顿则将之拒绝,所以到底谁是更进步一方,其实并不好界定。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这本书真正的意义,就是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看待英美之争――大英帝国的阴损和毒辣称不上光伟正,但美利坚的崛起,也是建立在无数肮脏和血债之上。
逆历史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理念,用翔实的史料和个人命运的变迁,叙述美国独立战争后,那些效忠者的故事,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视角。
帝国在某地的失势,或者有时甚至是一个战略性的决定(如1778年6月放弃对宾夕法尼亚的继续占领),都将使一批效忠者落为难民,被迫四处逃难。帝国与人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原来也体现在这里啊,唏嘘。
看了两章选择放弃。角度很好,主要写的美国独立过程中支持英国的人们的遭遇。但名字太多了叙事也乱。看不进去。
对美国革命的光辉伟大祛魅的一本书,所谓流亡,是因为选择继续效忠大英帝国而在革命后冉冉升起的新大陆无处容身。正如序言中所说,失败者难得有书写历史的机会,在中文译著中更属难得,十分推荐。
这种只能算历史小说,看完只记住了作者的一个观点:美国独立战争是大英帝国的内战,因为交战双方都是英国臣民。
正史以美国建国,即殖民地独立占据法理优势为立足点,却未曾关注独立战争中英国所具有的法统和道德立场。而本书却颠覆了那些关于美国革命的传统叙事格调。绕开了美国革命先驱所代表的立场,为我们看待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即从领导美国革命的爱国者的“对立面”——效忠派的角度书写了这段历史。
文本异常流畅,700页分成上下册方便携带,不到一周看完。1783年精神、1812年第二次独立战争以及新斯科舍都是第一次听说,从战败一方的视角展示了北美13殖民地前后的各种风起云涌和之后角逐的各种蝴蝶效应。舞台永远属于主角啊,发生在英伦和北美的先辈和事件就会被后人关注到,可同样惊心动魄的历史在牙买加或者塞拉利昂上演就归于尘土
原来美国也遭遇过类似1949之于台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