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拜占庭的衰亡的封面

拜占庭的衰亡

[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John Julius Norwich)

出版时间

2020-03-31

ISBN

9787520161954

评分

★★★★★
书籍介绍

★ 诺里奇爵士摒弃学术上的繁琐探究造就迄今为止最好读、最引人入胜的拜占庭通史

★ 一部让“精罗”从狂喜到落泪的史诗巨著

★ 《观察家》《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本书简介】

拜占庭帝国——这个自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5月11日建都,到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5月29日破城,延续了1123年的大帝国,在英国历史学家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的生花妙笔下徐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本书是“拜占庭三部曲”的最后一卷,也是这部宏大史诗的高潮之作。本卷继续讲述了1081年亚历克修斯·科穆宁即位的历史。此后,在失明的耄耋老人、诡诈至极的威尼斯总督恩里克·丹多洛的率领下,第四次十字军给君士坦丁堡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拜占庭时代的晚年岁月充满哀怨,陷入与奥斯曼苏丹痛苦而漫长的争斗。1453年,这个曾横跨欧亚非大陆的千年帝国,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和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阵亡而灰飞烟灭。

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John Julius Norwich),出生于1929年,逝世于2018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游记作家。诺里奇爵士曾任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联合主席,英国皇家文学学会、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和英国皇家古文物学会的会员,在1993年获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CVO)。

他的作品包括《南方的诺曼人》(TheNormansintheSouth)和《阳光之下的王国》(The Kingdom in the Sun),集合在《西西里的诺曼王朝》(The Normans in Sicily)之中出版;《阿索斯圣山》(Mount Athos,与里尔斯比•西特韦尔合著)和《撒哈拉》(Sahara)等游记;以及《威尼斯史》(A History of Venice)等。

目录
示意图/家族谱系图/译者说明/致谢
引言/译名与转写注
第一章 亚历克修斯的崛起(1081)
第二章 诺曼人(1081~1091)
第三章 第一次十字军(1091~1108)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无数个约翰,罗曼努斯,安德洛尼卡,米哈伊尔的拜占庭,亡了。
哎,拜占庭帝国为什么不能有个更好的结局。末期内战不断,纵然有优秀的皇帝,比如曼努埃尔二世,奔波到英格兰请理查二世和亨利四世出兵,他们只是象征的出点钱。最后几年,欧洲的天主教国家目光短浅,不愿趁奥斯曼内乱而一举击溃,加速了拜占庭灭亡和奥斯曼的扩张。威尼斯和热那亚,经济立国的国家,纵使把拜占庭当附庸,能不能动点脑子,奥斯曼会让你继续垄断贸易?结局就是被西班牙葡萄牙取代,活该。要是勒班陀,神圣联盟输了,今天欧洲会是什么样? “人应当为了四种理由而慷慨赴死,为信仰,为祖国,为家人和为君主。如今,我们要准备好为这四个理由同时赴死了。”
精罗落泪,所以只要买前两本就好了。不知道为什么,读拜占庭历史,总想到挫宋和大萌。
流畅易读,昔日帝国成为城邦,形势日下时局内人不可缓解的内部矛盾,着眼短期利益的错误选择,和最后约翰8不顾现实的雄心导致的失望结局,尤其令人扼腕。诺曼人进入西西里,从罗伯特吉斯卡尔到安茹查理的地中海计划;十字军时期拜占庭帝国主权与十字军王国的张力,第四次十字军在威尼斯丹多洛导向攻陷君士坦丁堡;科穆宁王朝亚力克修斯1的力挽狂澜,曼努埃尔的西方策略和沉重遗产;与西帝国的外交及西帝国解体后结局复杂的东西教会尝试;保加利亚 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压力,外族军人和加泰罗尼亚雇佣兵,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军和特许权;帕列奥列格王朝重归君士坦丁堡之优劣,事实分裂的希腊岛屿 摩里亚 伊庇鲁斯和特拉布宗,继承危机和内战,不情愿的皇帝约翰六世;奥斯曼崛起压力和帖木儿运气下苟延数十年,欧洲救援的希望和绝望等
写得很通俗易读,看完最大感受是好多烂人啊,怎么可能不亡国!但这本书字里行间总让我时不时能抓到一些对女性的潜藏恶意,大概因为男性书写历史,所以女性是被忽视被定义被吞噬的,掌权女性是要被着重污名化的。
入门作品
以后会尽量避开这类书……
大部头。拜占庭之生是海伦娜之子君士坦丁,拜占庭之死亦是海伦娜之子君士坦丁。无意义的暴力如阳光普照世间。高贵的事物总沦于卑贱之人手中。悲伤。
"拜占庭帝国的伟大源自三者合一:罗马的体魄、希腊的思想与东方的神秘灵魂。" 马尔克斯笔下的拉丁美洲是"一百年的孤独"("孤独"一词的断语值得细思品味),拜占庭是"一千年的华丽",最后的城破与其说是毁灭,不如说是休息——也该结束了。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勇气是最完美的落幕,不愧"新罗马"的盛名。
精罗落泪。一路看下来,反而觉得拜占庭处于这么个冲突之地,被蚕食殆尽不奇怪,奇怪的是居然能延续上千年,也算是武德充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