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试毒小组的封面
书籍介绍
在本书中,黛博拉·布卢姆为读者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美国,为争取食品安全立法,为完善食品监管,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公民利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这些斗争的发起者和引领者是站在消费者一边的化学家哈维·威利。威利原本在普渡大学任教,于1883年被农业部任命为首席化学家。此后,威利就推动该机构有条不紊地调查食品和饮料欺诈行为,调查涵盖了从黄油、香料到葡萄酒和啤酒等五花八门的食品饮料,对美国食品供应情况进行了详尽的描绘,有些内容骇人听闻。为了测验添加剂的危害性,威利甚至招募志愿者,在农业部化学局进行人体试验,因此被称作“试毒小组”,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 威利对食品和饮料的调查以及对这些危害人身行为的批评谴责,既激怒了食品制造商,也惊动了那些极具商业头脑的监管者们。尽管饱受压力,但他拒绝停止研究,哪怕其所得出的结论让强大的公司和政治利益方蒙羞。在呼吁纯净食品的运动中,正是通过以威利为首的各界人士的不断努力,美国首部《纯净食品药品法》才得以诞生。威利等人的不屈抗争,则无愧于消费者保护这场漫长战役的先驱称号,而至今,这场战役仍然没有结束。 黛博拉·布卢姆(Deborah Blum),是麻省理工学院KSJP项目负责人,Undark杂志出版人。布卢姆于1992年赢得了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她还为《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探索》《健康》《当今心理学》《琼斯妈妈》《卫报》等多家报社撰写科学调研类文章。她曾担任国家科学作家协会会长,现为美国科学进步协会成员和国家科学院的终生顾问。其他著作包括《猴子的战争》(The Monkey Wars)《头脑中的性别》(Sex on the Brain)《下毒者手册》(The Poisoner’s Handbook)等。 译者:欧阳凤,硕士,人事部二级笔译,湖南女子学院文学院教师,教学与研究方向: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翻译史,翻译社会学等。翻译实践丰富,担任学校院报的英文编辑兼翻译,参与过省部级等多个项目的翻译工作,支持与参与省级翻译研究类课题多项,相关研究成果曾获“首届‘外研社杯’全国高校外语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 林娟,湖北黄陂人,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专业方向英美文学与翻译。现为湖南女子学院英语专业教师,一直从事翻译教学与实践,参与多个项目翻译工作。
目录
插图
“里面有什么?我想知道!”
人物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