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守护者的封面

守护者

苏珊·佩德森(Susan Pedersen)

出版时间

2021-03-31

ISBN

9787520169301

评分

★★★★★

标签

政治

书籍介绍
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初期,世界经历了从帝国主义到国际合作的巨大转变。《守护者》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时代,揭示了国际联盟如何试图通过委任统治制度来平衡各国利益,应对民族自决与帝国秩序之间的冲突。在这部作品中,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事实堆砌,而是鲜活的人物、激烈的辩论和深远的决策交织而成的舞台剧。跟随作者的笔触,我们不仅能窥见过去,更能反思当下,理解全球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
作者简介
苏珊·佩德森,一个出生于加拿大传教士家庭的女性,早期在日本和美国明尼苏达州生活,后在哈佛大学度过了她大部分的学习和工作生涯,共计26年。她的研究领域涵盖了英国和欧洲历史的广泛课题,包括妇女运动史、福利国家的起源以及英国对肯尼亚和巴勒斯坦的治理等,并就此发表了多部著作。自2003年起,她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教授英国史、国际史以及从柏拉图到尼采的经典文学。现今,她与家人定居在曼哈顿。
推荐理由
《守护者:国际联盟与帝国危机》一书深入剖析了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以及处理殖民地问题上的角色和挑战。它不仅展示了历史背景下大国间的权力博弈,还探讨了委任统治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对全球秩序的影响。对于那些对20世纪国际关系、殖民地治理或全球治理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和深入的分析,是一本理解过去并思考未来的珍贵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国际关系史有兴趣的研究者
希望了解殖民地时期国家形成过程的学生
关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碰撞的社会观察者
对于历史如何塑造现实世界有深度思考的读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老太太的裹脚布般的翻译,又臭又长
本书详细介绍了一战后以国际联盟为基础的“委任统治制度”的发源、实践与终结,以大量的历史文档著作、文件材料铺陈,对这项具有开创性同时又极具争议的制度进行评析,勾勒出了一战后世界格局的整体状况以及新的国际关系的形成。该项制度将同盟国战败后的海外殖民地以某国委任的形式进行管理,横跨亚非大洋洲,基于理想主义的理念与西方文明的标准,为某一特定地区规划文明的路径。借叙利亚、南非、撒哈拉以南、西萨摩亚、几内亚、巴勒斯坦等非常具体的例子,从宏观到微观、统治者到被统治者的角度,描绘了具有统治国特色的委任,借此阐释了委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鸿沟,其有限的正面影响之外的根部性缺陷以及必然性的失败。不可否认,国际联盟是国关的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失败更多因为帝国主义荼毒的残存以及人类本性中的恶,正义的理念深刻影响后世
如果说国际联盟是一次失败的全球治理“试验”,那么本书所着重描写的委任统治制度,便是“试验”中不那么失败的一部分。作者以国联下属机构委任统治委员会在间战期的发展和活动为主线,将两个十年、五个大洲、十余个社会角色(如殖民地官员、民族独立主义者、人类学家、商人等)串联在一起,这种将时段、地域与个体依据各自特点相互结合的书写方式,既保证了论证的逻辑流畅,又增添了不同视角所带来的阅读趣味性,尤为令人赞叹。作者笔下委任统治制度的推动者们,既是帝国统治体系的“守护者”,又是终将走向独立的委任统治地的“监护者”;既是国际主义的鼓吹者,又是种族差异与文化歧视的信奉者。这种个人身份与心态的矛盾交织,凸显了殖民帝国没落与现代世界诞生的历史复杂性。
论述一二战之间的历史,国内历史教科书往往把国际联盟描述成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工具,短命而失败的一次国际秩序实验,国内对国际联盟的研究一直以来也缺乏兴趣。国盟的三个使命——约束帝国战争与扩张;解决国际危机;世界秩序塑造者,后两者作为国盟比较成功的历史遗产,值得人们再次审视和探讨。国盟如何利用委任统治制度来实现“世界秩序塑造者”这一身份,则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横跨数个大洲,作者展现了不同地区的委任统治地里国联所充当的角色,国联既是帝国之间协调和统治合法化的工具,又为委任统治国提供了申诉和抗议的平台,为日后民族独立实实在在地赋予了土壤。另一方面,委任统治委员会的独立性,使得委员会的成员在维护国家的利益的同时,国际主义也在成员们当中萌芽生长,为二战后的国际秩序,联合国的诞生输送了良好的血液。
国联:蛋糕出炉了。 列强:开分。 国联:你们几个分归分,但是怎么吃得听我的。 英国:按我的方法配炸鱼。 法国:按我的吃法配鹅肝。 比利时:管他们呢,我爱怎么吃怎么吃。 这时候德国来了:蛋糕都是我烤的,你们几个玩蛋去。
基于威尔逊新秩序理念,一个按照职能而非国籍组织起来、忠于国际宪章、有能力管理复杂项目的真正国际性官僚机构。尽管,仅仅是一次尝试。 1.专业主义及技术性官僚跃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初次展示。 2.新旧变革时自由主义者的矛盾行为,为无限制任期与本本主义,公开声音起到的积极作用。 3.新秩序对于弱势一方提供的突破性申诉渠道,关于公开另一种正义(对于秩序挑战者往往成为突破口与有价值的博弈点)。 4.日趋紧密的发展潮流下,世界贸易争端及其他危险事件解决机制建立。 5.对于种族主义的演变,从种族分别到文明分别,从间接统治到国际托管。 6.均势与秩序难以隔离,均势形成过程中,小国的机会更多应望前看(“少数民族保护制度”与“委任统治制度”。),大国也要被迫从仲裁者成为调解员。
讲国际联盟的书很少,这本提供的资料还是很多的
很有趣地通过长篇大论强化了国联无效性的结论:纵然其中有那么多的(或许也没那么多)的闪光点和良好意图,这个制度的本身构架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且因它对所谓正义的行使果不其然受到了唯利是图的大国的阻拦,这框架最后的陨落和覆灭也是可想而知的。我想,理想主义的个人在那个独特的社会和帝国们的约束前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来说有点堂吉柯德的味道(当然他们自己的思维也很有趣的是先进混杂着落伍)。主要不赞同的一点:英国或许没有作者想象的那么热爱国际主义。最后的最后,翻译真拉垮。
难得的战后国际秩序创制演变史,重点论述了委任统治制度的发源演变和最终失败。在蛋糕的重新分配中,各种力量角逐裹挟其中,帝国主义者、殖民地人民、人道主义者;急于在战后世界攫取补偿的报复性瓜分,对未来世界版图的理性构想,基于传统积习对外部力量的应激性反抗,试图调和多方的折中妥协,在战后国际秩序的重新分配实践中交织成一股错综复杂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委任统治制度机制本身(特别是其难以避免的公开机制)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恰恰宣告其自身的终结,这一点非常耐人寻味。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