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冷战的终结:1985-1991的封面

冷战的终结:1985-1991

【英】罗伯特·瑟维斯

出版时间

2021-04-01

ISBN

9787520179744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2015年英国《泰晤士报》年度图书

.

1991年12月26日,锤子镰刀旗最后一次在克里姆林宫上方降下。然而,就在六年前,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当上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并任命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为外交部长,冷战似乎会在世界政治中永远存在。在冷战结束之前,西方和苏联的政治家们均没有预见到,两个超级大国经过数十年在安全、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各领域的斗争,会在他们的有生之年结束对峙。同样不可预知的是,苏联政治领导层会实施巨大的内部变革,以及核战末日的威胁会和平地消失。

.

借助开创性的档案研究,罗伯特•瑟维斯对冷战最后几年扣人心强的调查明确了罗纳德•里根、戈尔巴乔夫、乔治•舒尔茨和谢瓦尔德纳泽之间的非凡关系,他们在那个全世界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找到了合作的方法。《冷战的终结》展示出一小圈子运筹帷幄的政客是如何坚定地在他们任期内结束冷战,不可逆地改变全球政治图景。

.

冷战的结局已广为人知,并且被像点彩派画家那样细致地讲述出来……一部令人钦佩地客观记录,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份白宫和克里姆林宫之间陈年秘密的概要。——《华尔街日报》

.

《冷战的终结》是一部对苏联帝国最后岁月的厚重的新研究……英国历史学家罗伯特•瑟维斯细查了最新公开的政治局会议记录、近期才可见的被出版的日记,以及详细的谈判记录。——《波士顿环球报》

.

《冷战的终结:1985—1991》详细、权威且有启发性地记录了那场长达四十多年、定义了世界政治的竞争的结束过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

《冷战的终结:1985—1991》提醒我们,鹰派对里根对苏外交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而且终究是不准确的……瑟维斯给读者们提供了一份关于苏联解体前几年会议和讨论的全面记录。——《华盛顿邮报》

.

瑟维斯使用了关于冷战结束的大量文献,增添了新近可得的档案资料,并将它们融合成一部关于“华盛顿和莫斯科如何将不可能的和平变为现实”的厚重历史……为了涵盖如此多的内容,瑟维斯的写作非常紧凑,即便是这样一本大部头:因此,与其说本书的每一段文字,不如说是每一句都饱含深意。——《外交事务》

.

年度最佳非虚构图书……一次对塑造世界的大事件的严肃而迷人的探索,无可挑剔。——贾斯汀•韦伯(Justin Webb),英国《泰晤士报》

.

权威、学术造诣高……《冷战的终结》正确回答了所有重大问题。这个世界很幸运,那些领导人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半个世纪的噩梦,读者们感激罗伯特•瑟维斯清楚解释了这如何和为何发生。——《克莱蒙特书评》

.

罗伯特•瑟维斯的著作是一项伟大的调查性成就……在细节上,这本书不可能被超越……——《图书论坛》

.

一次引人入胜的阅读。——英国《电讯报》

.

一部史料丰富、组织严密的著作。——玛丽•杰耶夫斯基(Mary Dejevsky),《独立报》

.

一部关于人物和思想的大师级编年史……1991年12月苏联和冷战一同终结。写过列宁、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著名传记作者写出了一部关于这一令人意想不到的终结如何和为何发生的绝佳著作。——弗拉基米尔•蒂斯默内亚努(Vladimir Tismaneanu),《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

.

引人入胜,史料的运用令人敬佩,本书注定会成为冷战历史著作中的经典。——《国际事务》

.

本书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给人极佳的阅读体验。篇幅很长但不会让人感觉疲倦,是一本内容紧凑、没有一句废话的好书。——《BBC历史杂志》

.

瑟维斯以其关于列宁、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内容翔实的传记而为人所知,因此,在这段复杂的历史中,他把对结束冷战起了关键作用的“四巨头”写得如此立体鲜活,也就不足为怪了。——《星期日电讯报》

.

一部记录现代史转折点的权威著作,其学术上的严谨性让它无可挑剔。——谢拉德•考珀-科尔斯(Sherard Cowper-Coles),《旁观者》

.

细节翔实、清晰……他的优势在于挑战了西方的冷战必胜信念所依据的陈词滥调和神话迷思……瑟维斯提出了具有权威性、更细致的观点。——维克托•塞巴斯蒂安(Victor Sebestyen),《星期日泰晤士报》

用户评论
翻译问题太多,而且不知道有些细节是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的问题。比如东芝事件,是五轴机床,苏联人用它来制造潜艇螺旋桨,书里直接说成是东芝出口潜艇螺旋桨。还有例如“戈尔巴乔夫带领着苏联的哀悼者出席了恩里科·贝林格的葬礼。”发了下楞才明白是“来自苏联的哀悼者”。本书别名《里根传》
按照时间线三个视角的(美国、苏联、国际形势)流水账,宏观层面论述的清晰好读的爽文,不如说是核威胁史、贸易制裁史、货币战争史及地缘政治危机。里根对苏的政策:耗,拉拢中立国,打压原材料出口、贸易战、给苏制造财政负担,粮食管控;苏联内部被财政、国防、农业及外援拖住以及内部本身的矛盾也就是作者另一本托洛茨基书描述比较详细,加上外援国的农业补给及财政赤字,举步维艰;地缘政治牵涉复杂,只写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乌克兰略过,要回到一战才说得清吧,聪明的绕过了。通过此书了解到了核武器的生产、修复、训练、储存、试验、液化和研发,以及北约及华沙的武器供应链补给实施方案,不知有没人研究战争供应链的专业。
意思不大,傅斯年对写史和历史研究的区分言犹在耳;戈尔巴乔夫真的跟废物一样,虽然一顿操作猛如虎
太琐碎了,读得人昏昏欲睡,笔力不行啊,完全看不下去。
好看!
一个红色帝国的倒塌,感觉只是开了几场会就结束了,看着挺厚,还是有很多没有涉及到的
引用了大量的苏联档案(当然还有很多英语圈的档案),就内容而言帮助非常大。但是作者对里根的跪舔姿态实在让人不舒服
美国赢了上一次,赢不了这一次。
对这样一个大题目而言,内容显得过于琐细而启发性不足。但还是有收获,对两德统一之际美英法的谨慎、不安甚至是恐惧心态有了新认识。没落大国对外援的“乞求”也让人看得不是滋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