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横滨中华街(1894~1972)的封面

横滨中华街(1894~1972)

韩清安

出版时间

2021-09-01

ISBN

9787520180566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横滨中华街(1894-1972):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是第一本关于中国移民在日本的历史的英文专著。 它关注的是日本港口城市横滨的人口从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1972年及以后中日关系正常化期间的转变。 韩清安讲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故事,即在战争与和平时期,中国移民如何在一个单一民族国家中找到一个持久的位置。 这一研究对中日身份认同的建构和中国移民定居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利用当地报纸、中日两国政府的记录、回忆录,以及直接从横滨居民口中采集的信息,在中日关系的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常见的中华民族建设的故事。 但它以现有作品为基础,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非精英阶层的横滨华人,这些人庇护了革命活动人士,并成为他们宣传的民族主义的听众。 作者还强调了这些中国人的民族身份和地方身份之间的矛盾,他们自称为横滨人(hamakko),但没有声称自己是日本人,也没有否认自己是中国人。 他们在横滨丰富多样的国际化历史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可以让我们洞察未来更具包容性的日本文化。

目录
致谢/001
引言/001
章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团结,1894~1895年/023
第二章流亡民族主义者与杂居地政治,1895~1911年/057
第三章一个国际港口的合作、冲突与现代生活,1912~1932年/090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可以看看,但主要停留在浅表分析。。。
移民的身份认同 在全球化进程里的第三道路 阿茶先生 - 清清 - 支那人 - 中国人 - 横滨人一路走来的称呼都在变啊
读之前以为是本讲横滨华人日常生活的作品,结果主要是探讨族群认同问题。概而言之,族群认同与地缘、血缘、方言、政局等等多重因素息息相关。
这本书终于有了中文版,还多了一些原版没有的彩色插图。最早知道这本书是看了方可成过去运营的一个公众号上的推荐,上面提到了这本书的概要,但我当时忘了书名,后来在三鹰的校园咖啡厅里和R师聊到,他就从研究室找来了这本书,说这是作者在哥大的博士论文。我在研究室里花了一下午看了大概三分之一,自己也买了一本。但搬家辗转多次,封皮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R师也非常喜欢横滨中华街,尤其是这本书中也提到过的烧卖,一种广东点心,和北方用面皮和糯米做的不是一回事。我却从来没有在横滨中华街吃过烧卖,对肉包也十分嗤之以鼻。我曾经出于一种奇怪的乡愁(而不是为了完成作业),专门去过日本三个中华街,但我并没有在那里找到什么熟悉的、带有家乡气息的东西,只是和同学去南京町吃晚饭时,她点菜时那句上海话的“蟹黄豆腐”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廈圖
整体读下来还不错,倒是谈不上多么深入。以横滨为观察点,审视横滨中华街的华人群体。集体认同,自我认同,血缘、国家、民族……在这些概念背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家庭。面对两国关系的变动,他们的生活也被改变。甲午和抗战是两个重要节点,有人坚决回国,有人选择留下。特别是抗战阶段,留下的人选择了和日本人合作,当南京汪伪政权成立后,这种合作似乎更是师出有名,然而战后他们反复强调自己的迫不得已,如何理解他们的行为是个有趣的话题,看来随波逐流、两面下注永远是普通人的最优解。 中国其实也有类似横滨的地方,像青岛、大连等地一度都是日本的殖民地,有很多日本人在这里出生成长,大量的中日混血家庭,有些日裔血统的人甚至选择加入中国军队。还有不少以日据时期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可惜翻译过来的不是很多。
国家、民族是虚幻空旷的概念,个人只会因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给自己贴上标签。
紧紧围绕“身份认同”的主线,历史阶段的选取和微观资料的加持使得学术价值和阅读畅快感双双提升。p.s.当年到横滨玩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怎么全都是中国人在这儿购物。
微观历史。19世纪的华人身份认同更多的是基于地域的,到了民国初期才有了基于更大范围的认同,以及解放后分裂为基于中国和台湾的认同。天知道日本什么时候开始放弃单一民族国家的道路。相对于在日朝鲜人,华人的受尊重程度更高,想起了《柏青哥》。
构成独特人格模式的多重群体归属感并不总是显性的,当遇到必须区分自我和他者时,自我认同和集体认同便为彻底暴露,在极端情况下,过分执着于终极认同,甚至会导致精神失常,当一个人把他的多重社会关系简化到终极的单向度上时,其结果就是真实身份的毁灭。横滨华人的各种文化实践,削弱了国家做为个人终极归属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