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流言与真相的封面

流言与真相

李斌

出版时间

2021-10-12

ISBN

9787520190640

评分

★★★★★
书籍介绍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革命者以及重要的国家领导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以及坊间对郭沫若的的认识多有偏差,将郭沫若塑造成“两面人”“墙头草”等形象,诸多言论都是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之上。本书对于一个时期以来,郭沫若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及其他问题上的种种“流言”与“抹黑”,进行了深入剖析,澄清了加诸郭沫若身上的不实之词。同时对其中几类主要“流言”和“抹黑”的原由进行了分析,还原历史事件本来面目,为读者呈现了一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理想,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人的一生的不同侧面。

廓清迷雾,摒弃流言,通过丰富的材料与扎实的考证,认识真实的郭沫若。

本书作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兼任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

李斌,四川南部县人。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兼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研究。出版《女神之光:郭沫若传》《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研究》《沈从文画传》《教材中的鲁迅》(合著)《郭沫若年谱长编》(参编)等著作,参编工具书两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学术文章在微信公号推出后,曾获得10万 的点击量。获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目录
绪论
章郭沫若的信仰与党龄
节郭沫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
第二节郭沫若的党籍与党龄
第二章并非“投机”:郭沫若修改旧作的原因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文笔不流畅。 档案资料不够。
远看是条……近看…
极不认可这种为了洗白而写的书!
原来是吃大郭饭的四川老乡
绪论写得值得借鉴。每一章都由要澄清的问题引出,每一章都由类似的文献综述工作,作为批判或理清的对象,很有秦晖的气质,也值得借鉴。第一章《郭沫若的信仰与党龄》中的第一节《郭沫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中提到,郭沫若1924年翻译河上肇《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时,思想有一次大的转变,对“社会革命”有了理性认识,由此逐步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作者根据河上肇自传指出,河上肇1922年写出《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时,对社会经济的认知,还处于“资产阶级经济学”阶段,这个时候的河上肇还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河上肇自己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转向发生在1928年。郭沫若在1924年翻译他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这本书时注意到了这一点,认为写这本书的河上肇当时“还只是一位进步的经济学教授”。第31页。
此书最大贡献是辨清了关于郭老的五大流言,尤其是郭老党龄问题和陈明远伪造信件问题,应该说意义重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批判郭老俨然成为政治正确,其背后是实用主义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的退却,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传统的普及。今天的人当然不必回到此前传统,但如果评价那个时代的人而忽视大的时代背景,实在是不可原谅的。而当今社会攻击郭老的背后,除了作者所说的“内在移民”,我觉得更像指桑骂槐,把郭老打倒了,和郭老有关的某人和其意识形态,不都被渐渐打倒解构了嘛!这是值得警惕的。
当苍蝇发现伤口时,就会一拥而上往伤口死舔。但它只是嗡嗡几声一飞而过时,便可知它们无处下口。公知粉亦然,在别的地方,没有话题也要制造谣言,但在详尽的史料面前,它们也无处下口,只好嗡嗡一句,丢下个差评,匆匆而逃。
澄清流言,恢复真相。作者写这样的书,是在逆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