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荣禄与晚清政局的封面

荣禄与晚清政局

马忠文

出版时间

2021-02-28

ISBN

9787520194693

评分

★★★★★
书籍介绍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到1904年立宪呼声高涨,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十年间内忧外患频仍,导致清廷朝局波动,政潮迭起,这个时期深受慈禧宠信的满洲权贵荣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书是《荣禄与晚清政局》的修订本,作者做了很多修订,并添加了一些图片。书中通过研究和剖析这个时期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马忠文,1967年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晚清人物与史事》《荣禄与晚清政局》《晚清日记书信考释》等,合作整理《张荫桓日记》《郭则沄自订年谱》《同光之际的地方社会与政治——张荫桓致赵新、刘传桢书札释读》《华学澜日记》等,主编《近代史研究所藏稿钞本日记丛刊》《近代史所藏李景铭档案》等。

目录
目录
导 言001
第一章 家世及出仕026
一 家族与家世026
二 难荫入仕03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小时候总以为自己跟荣禄同姓,所以对这个人物充满了好奇。作者描绘了荣禄复杂的一生,从满洲都统到内务府大臣再到创建神机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又通过贵族联姻及创建武卫军,将军权政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最终在义和团运动失败,慈溪西守的过程中达到了权利顶峰。整个过程步步升级,与时代大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所谓时势造英雄。太平天国后清廷正欲将汉臣督抚的兵权夺回,恰逢甲午战败,李鸿章等洋务派一败涂地,给了荣禄天载难逢的机会,甲午之后满洲贵族明显抬头,荣禄徐桐刚毅等开始趁势揽权,中间还出了一个康有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连光绪主子也搭上了,最终统治集团越来越封闭保守,最后由于宣布铁路国有化掀起了全国保路运动,敲响了清朝的丧钟,逼迫溥仪退位的恰巧正是荣禄培养呵护的汉人官僚袁世凯。历史的巧合令人唏嘘
钱穆说,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关于人事的学问,又都在幽微处。晚清如迷政局、复杂人事,非有深厚史识、峻严史笔不能堪破。个中艰难,设身处地想一下就知道了。本书跳出流俗之见,抽丝剥茧“国之重臣”在危局中的撑持,纷乱之际的困境,体味老成谋国之道,尽显知人论世、读史阅世的中国史学功夫。作者43岁高龄读博再加一星。
学术性强,但可读性差,太劝退了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到1904年立宪呼声高涨,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十年间内忧外患频仍,导致清廷朝局波动,政潮迭起,这个时期深受慈禧宠信的满洲权贵荣禄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书是《荣禄与晚清政局》的修订本,作者做了很多修订,并添加了一些图片。书中通过研究和剖析这个时期荣禄的复杂表现,对了解清末政治的变迁和走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历史上荣禄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慈禧一同出现在各个地方。而事实上荣禄是一个政治智慧比较高的人,政治上敏锐的洞察力使得他成为后党的中坚力量,同样他也绝不是顽固的守旧派!很多晚清改革的推进都有他的影子! 本书就荣禄的一生、以及他所经历参与的晚清重特大事件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出生在满门忠烈的荣禄靠着家世背景和皇室联姻一步步走向权势的最高峰。 其中醇王奕譞、文祥、李鸿藻对他的提携和帮助最大,荣禄也终其一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中的贵人们的感激和敬重。之后荣禄提拔的人绝大部分出自李鸿藻门下、比如著名的袁世凯。 1903年,荣禄走完了他那算不上幸福的政治人生,留给世人的,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一个近于神秘的形象。 此时,离清朝灭亡只有8年、而在他庇护下成长起来的袁世凯成为影响民初政局的关键人物! 一代新人换旧人。
让我想起张廷玉,身处中枢这么多年,几乎事事与他相干,却总是面目模糊。
起名曰《荣禄传》更合适。庚子年略园之火把荣禄的家藏烧得一干二净,导致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荣禄相关史料非常有限,殊为可惜。马老师为写这个题目也算是竭尽全力了。文祥—李鸿藻—荣禄这一条线索很有趣,可惜文祥也没有文集。另外书中全录了很多未出版史料(比如录副奏折),对后人福泽深重。就荣禄本人而言,真是个枢廷裱糊匠,要说做事吧一辈子心心念念的练兵,最后以武卫军庚子惨败告终,要说生活吧又是因为清廷的逆天操作导致妻儿先后离世,一直小心翼翼,最后只能留下个很无趣的形象。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已经是清末满臣的上限了,瞧瞧什么端王,刚毅,载沣,大清确实药丸了。
两个互相缠绕的问题:1.晚清政局中的荣禄;2.从荣禄的处境和作为来考察晚清政局。 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同时还得有人给你平台,让你办事,最后还要时刻记着给谁办事。 好累!
本书对荣禄的评价基本是正面的,我也觉得荣禄在晚清,特别是甲午后是很好的补锅匠。荣禄的后半生,以前看清史书和影视剧,特别是走向共和有所了解。但他的发迹史却不曾了解过,荣禄瓜尔佳氏正白旗,家族世代从军,其祖父战死于新疆,父亲叔父都在广西殁于镇压太平军,他是根正苗红,难荫入仕。仕途上他受到醇亲王赏识,又以文祥和李鸿藻等实权军机为后盾,甲午后成为后党核心,戊戌后,在太后倾向保守派时力保光绪,庚子年他的阳奉阴违确实起到了保护使馆区的作用,配合东南互保的督抚,在列强清算的时候才保住了太后,所以在他的最后十年是最受慈禧信任。小女儿能嫁载沣,外孙能做皇帝,都是太后对其死后的感念。袁世凯能发迹是李鸿章,荣禄和奕劻,但核心是荣禄允其小站练兵培养自己的势力。最后的结语概括的很好,值得一颗星,本来是想打四颗星的😂
读了很久,终于读完的一本。读完最后的几部分,又结合到自己的现状。感叹能够遇到一个好局面、好团队,太不容易。多数的情况,不是黄了,就是凉了。若是可以彻底崩盘,重新开始也是好事。就怕彻底不了,还要勉强支撑。(最后,有时间还会重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