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神圣与疯狂的封面

神圣与疯狂

高长江

出版时间

2018-07-31

ISBN

9787520315098

评分

★★★★★
书籍介绍

《神圣与疯狂:宗教精神病学经验、理性与建构》用宗教心理学、宗教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的临床研究、田野作业及荣格学派的“集体无意识”、弗洛姆的人本主义、认知神经科学等为主体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通过对宗教与精神病理之关系的深入解析与思辨,为人们打开了认识宗教与人类深层心理形态之关系的新窗口。

高长江,宗教学、认知心理学学者,中国宗教学会理事,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在宗教学研究方面多有理论创新,领域涉及宗教语言学(代表作《符号与神圣世界的建构:宗教语言学导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宗教人类学(代表作《神与人:宗教文化学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宗教哲学(代表作《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宗教对话学(代表作《天使的和弦: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冲突与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宗教心理学(代表作《“四大门”崇信之精神分析》,《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5期)、宗教美学(代表作《禅宗与艺术审美》,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等。

目录
引言
章 宗教与精神病
一 重访帕斯卡尔
二 人性之疯狂
三 宗教:神圣的体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看前言觉得作者野心勃勃,而论题我也很感兴趣,但是越看笑容越凝固,作者真的知道自己要写什么吗?洋洋洒洒40万字,却只是僵硬地将精神病病理学和宗教作联系,还是类似于看图连线的粗略,相对于《宗教经验种种》里针对宗教体验导致的心理感悟及问题的思考,这本就完全是鸡肋,作者对宗教这一文化并没有一个深层次的感悟,和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位置的定义,所以整本书就是泛泛而论,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是宗教导致的精神病做病理上的解释。这种作者居然还是做宗教学研究的,无言以对。
显示有微信好友在读 就浅读了一下
终于把灵性和宗教的心理学原理给我讲明白了
。。
宗教只是拿来治疗精神病的手段,正常人根本不需要它.
这种视角可以有,但首先感觉作者不是一个有过宗教体验的人,其次结论都来的很直观或者说就是论述很白。看到作者开始讲什么宗教精神病学的“病原体”和“抗体”的时候彻底汗颜,不知道这种类比有什么意义,落地一点谈一些宗教符号对人的具体疗愈作用/致病作用也许有意思些
很难相信作者活在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