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冷战与学术的封面

冷战与学术

张杨

出版时间

2019-06-30

ISBN

9787520336024

评分

★★★★★
书籍介绍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冷战产生的社会与文化效应,特别是冷战影响下“政治与知识”(官智)互动关系的研究日益引发关注。中美关系是冷战时期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冷战前期双方处于尖锐对峙状态,美国一度视中国为“比苏联更具威胁”的敌人,这一夸大了的“中国威胁”形象反过来强化了美国对华敌对与遏制政策。在中美对峙的历史背景下,美国中国学(Chinese Studies)因应“冷战需求”迅速繁荣与发展,并以一种特殊方式介入到美国对华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各个环节。冷战时期美国中国学的发展实态清晰揭示出学术研究发挥的不可替代的“资政”作用,政治资金和政治运作对学术的反作用力,以及政治与学术不断交互而产生的张力。除此以外, “冷战共识”压力下中国学专家个人的政治倾向、学术思想、价值尺度乃至命运沉浮,亦是该书关注和探讨的课题。《冷战与学术:美国的中国学(1949—1972)》尝试思考并解答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冷战需求”与美国中国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二,美国的中国学,广而言之,美国区域研究的动力源和推动力量究竟是什么?区域研究是否沦为美国冷战的辅助工具?其三,中美冷战对峙时期美国中国学学者的徘徊与选择。其四,如何评价中国学对美国冷战政策以及对华政策的影响?

张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冷战史和美国史。2008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美国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获得并承担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课题项目、优秀青年团队项目等多个国家、省级和校级课题项目。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世界觋当代史”“冷战史”“文化冷战史”“中美关系史”“世界文明史”等专业课程。对外交流方面,曾赴日本东京学艺大学交流学习一年,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美关系逆转与美国中国学界的“大清洗
一 对华政策大讨论与美亚案
二 朝鲜战争与美国对华政策”舆论共识“的形成
三 麦卡锡主义阴影下美国中国学界的分裂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中美关系是一个极为深入的话题。而在美国,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对于中国的了解都是必须的,因此,就兴起了中国学的学术研究,而这本书《冷战与学术》就是帮我们梳理了在1949~1972年年间,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方向、成果以及指导思想,这样一本书,对于我们今天的读者来说依然是了解中美关系过去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当费功夫的梳理,冷战头二十五年美国中国学学界的官智互动基本一清二楚了,观点➕枚举➕总结的写法虽刻板但明晰,日后参考回顾的时候也会方便一些。 虽然我朝自有国情在此,中美学术界不可简单类比,但眼看新冷战基本打响,危机想必将又一次为政治-学术有机体提供合法性,任何有志或已是学人的人,都不妨参考一下第六章,看看大洋彼岸的故事是否能为在学术与政治之间找平衡(现实上与心理上)的现状提供一些镜鉴。
对了解北美中国学的文脉颇有助益,尤其是政治变动对中国学研究的影响方面。
冷战特定历史背景下,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啊,中国通。
沙青青点评过。。
所以其实费正清向孔飞力的转向并不是一个断裂,而是冷战中国学内部国共党争的一个自然延伸…?美国大师帮你通三统了算是。并无惊人之论,但钩沉扎实,立论真诚,应是学界通识,值得一读。
看完此书,了解到学术与政治的影响之间是属于一种互动关系,特别是中美这样特殊的关系,因此学术的发展必然要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不过随着冷战的结束,战后美国的中国学与政治关系发生嬗变,受政治因素影响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