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幸福学是如何掌控我们的?的封面

幸福学是如何掌控我们的?

[西]埃德加·卡巴纳斯

出版时间

2020-05-31

ISBN

9787520361972

评分

★★★★★
书籍介绍

亮点:

*可以把这部作品视为一个醒酒室,因为幸福观念曾让我们如醉如痴。(……)一次能够解构时代精神的阅读。——《十字架报》

*一次对幸福模型粗暴行为的公正批评,这种幸福模型是人造的,且脱离了社会背景。——《左派文艺杂志》

*对于这个把受苦当做奇耻大辱、把痛苦视为可耻疾病的新的道德秩序,我们一定要持有怀疑的态度。——法国中心

编辑推荐:

诞生于20世纪初的积极心理学试图证明这样一种观点:幸福是可以被构建的、被传授的、被习得的。只要听从专家建议,就可以获得幸福。幸福学产业价值连城,自以为能够把人类改造成一种能够抵御消极情绪、发挥巨大潜能、抑制消极情绪和偷懒行为的生物。其计策就在于使我们笃信:贫富或贫穷、成功或失败、健康或疾病,关键就靠我们自己。

但“幸福”真的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追求的不容置疑的最高目标吗?如果对“幸福”的追求使我们陷入更深的沮丧和焦虑之中呢?“幸福学”这一巨大产业背后的受益者究竟是谁呢?

本书作者可谓单刀直入,探讨了时下流行的幸福学产业和个人发展产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观点:“感谢所有那些孜孜不倦地追求积极情绪和幸福的人,是他们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为我们证明了这一行为其实是根本不起什么作用的。”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斥着“幸福”一词。幸福不仅是许多人的人生目标,甚至变成了一种义务。为了帮助人们实现理想,20世纪90年代末,一门全新的学科兴起:积极心理学。与之相伴而生的,还有一群自称为科学家的医生和专家,来指导你该如何幸福快乐。在他们友善而坚定的帮助下,你学习到如何击退负面情绪,并用快乐与正能量来取代。如果失败了……不,你不能失败!你没有失败的权利!为了自己,你必须成功!如果真的失败了,那必然是你自己的过失和责任,是你缺乏意志力、不够努力!总之,绝对不是社会的错!

本书巧妙地重构了这一“新科学”的起源,深入探讨了本世纪初最为迷人、最令人不安的现象背后的本质,记录了幸福学和幸福产业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并指出,在幸福学蛮横的要求下,强制性的策略、虚假的证据、删减过的承诺、情感的等级以及一种新的公民观相继出现了。

作者简介:

埃德加·卡巴纳斯(Edgar Cabanas),柏林马克斯布朗克学院心理学博士,现执教于马德里何西塞拉卡米罗大学(Camilo Jose Cela University ),主要研究成果为有关政治、经济、社会,且被积极心理学设计并销售了的“幸福学”。

伊瓦·伊洛斯(Eva Illouz),法国巴黎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现执教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社会学系,2008年被评为柏林科学院院士,2012年成为以色列比撒列艺术与设计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主要研究成果是被她称之为“情感资本主义”的情感交易,代表作为《情感资本主义》《爱为什么痛》等8本书,已译成15种语言。

译者简介:

刘成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文科二级教授,兼任江苏省翻译协会会长,中国法语教学副会...

(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章 你的幸福专家
那些年,塞利格曼的雄心壮志
昂贵的丰碑
联盟正式缔结
让心理学再一次伟大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读后更相信幸福学在现实社会必须存在了,尽管它确实不属于科学
幸福作为一个尚不明确的概念,却通过心理学家们一套套所谓科学的话语体系,确立起了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与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紧密相连,将社会责任转嫁在个体之上,消解了环境和集体的影响和作用。本书在描述现象上花了心思,但在驳斥积极心理学家研究成果方面稍显无力,我还希望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对于研究严谨性、结论科学性的批评。
【2021.13】很多想法非常刷新我的认知。
对渗透新自由主义价值观、与市场合谋的积极心理学进行批判 认为幸福学主张自我实现,但这会导致尖锐的悖论:理想形象永远是不可能达到的,使人无法摆脱自我根本上的不足感,从而处于永久的“自我实现失败”的状态,而正是这种不足感让人进一步陷入幸福产业的泥淖,试图努力压制痛苦,但最终只会导致根本的痛苦、精疲力竭和不满足。
冲着Eva Illouz读的……没有想象中的超强批判性,或者说这本书的批判性内容对于我来讲没有边际上的贡献了。把“幸福”和新自由主义中对个体的许诺与要求进行链接批判,批判的没有错,但是感觉没有震撼性。
比Illouz别的作品逊色多了
提醒读者警惕积极心理学其中隐含的那种乌托邦式的天真幻想和对人悄无声息的规训,基本上我的嘴替,思路很接近(笑
就像被困于时间之内的我们一样,一如被困于制造出来的幸福之中,积极心理学的批判性思考,其实我觉得道理挺清晰的,可能是社会营销不够,不像积极心理学拥抱政治和经济已经不可剥离,当然,积极心理学是否能够自证还不好说……
啰嗦,批判见地也不算深,但依然有价值,对照前一段时间扫的两本知名积极心理学读物,不得不进一步反思自己对“幸福”的依赖,以及近半年谈论“幸福”时内心左右博弈的晦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