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中国的知识重建的封面

中国的知识重建

郑永年

出版时间

2018-03-01

ISBN

9787520700207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郑永年教授十年来关于中国知识重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作者在专栏已发布的文章以及访谈录。

现实地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国门大开,中外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交往,但是中国和世界之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的分歧则越来越大。很多人在谴责西方世界的偏见。但向世界说明中国当是中国人自己的任务。中国缺少一个能够向外在世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一直在借用他人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自己,结果不仅不能解释自己,反而曲解了自己。这需要知识分子也即知识的生产者思考西方的知识体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自己如何能够生产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更高层次来说,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就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复兴的关键就是中国知识体系的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集子关切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力量问题。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其主要兴趣和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国际和东亚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国知识的悲歌时代
一、中国向世界解释自己,为什么都是错的
01.中国还不能回答“中国是谁”
02.西方“看着苹果(西方)来论述橘子(中国)”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很多颠覆以往认知的论述,“封建”“专制”是两个维度的东西,但看完整本书总有论述冗余同一句话来回说的感觉。
内容在精简些更好,这也可说是作者这套数的通病
问题讲得很透彻,鞭辟入里,针针见血。为什么外宣没有成效?因为中国根本还不认识自己是谁,没有自己知识体系的外宣表面宏伟光正,内里空洞无物,仔细一看实质还是西方捡来的二手货。为什么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生产知识的高等教育部门已经全面政治化、商业化,当教育异化为政治和利益的附庸时,知识的想象力就已经被扼杀了。
这书现在还能买到就离谱……周末读物,一个下午读完。没有自己的知识(话语)体系,注定会把解释自己的权力拱手让人。
中国知识分子要克服传统的对权力的依附,抵抗新兴的金钱的诱惑,立足中国国情、社情、民情,秉持专业主义的精神,沉下心去解释当今中国的转型和转型中面临的问题,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在建立中国知识体系后,中国知识分子才能更有效、更负责任地指导和建议中国的发展。
“知识分子以利益为本、以钱为本,公然地和企业走在一起,各个产业都‘圈养’着一批为自己说话、做广告的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作者批判的很多地方确实是事实或大趋势,提出的意见又无太大实施性……
知识和政治权力的结合造就了中国历史,而知识和商业的结合则造就了西方的历史。 社会科学,社会是主体,科学是方法。
看完以后感触挺深的,在某些方面真的会有一种无力感。
书不厚,很快就可以读完。作者的问题意识是真切的,对时代大问题的把握也是犀利的。不过,还是较为失望,原因有三个。一是,整体论述一直在提出cliams,解释较少。二是,准确犀利的同时,有点无差别批判的倾向,杀伤面不免过大,使得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层面来看,都有些太过肆意,缺少谨慎和克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论述太过单一,缺乏对中国知识发展过程中复杂性的把握,比如外来和本土知识之间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