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历史•声音•学问的封面

历史•声音•学问

王东杰

出版时间

2018-11-01

ISBN

9787520705806

评分

★★★★★

标签

思想

书籍介绍

本书撷取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几个片段,探讨近代中国文化的结构性异变,以及崩解后的传统碎片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催生、转化与突破作用。在其中可以看到:儒家的道德自省逻辑如何将社会进化论改造成为强大的行动机制、历史观的改变如何重新塑造中国人讲述自己过去的方式、声音文化的兴起如何引发知识变革中的“声音转向”、“道”的意识怎样参与现代学术理念和制度的型塑、科学概念怎样刷新传统宗教的形象、新旧文学怎样直接间接地对新史学的科研实践提供支援。这番回顾表明,激活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既依赖于对我们自身传统丰富性和开放性的肯定,又依赖于对这些素质的强化和提升。

目录
序 论 传统的碎片与中国近代文化的创生
第一章 “反求诸己”与晚清思想界对进化论的认知
第一节 起步未久的竞争
第二节 “竞于理”与“竞于力”
第三节 天行与人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4.5 两章关于声音的没看。
对我来说,近代道教之污名与净化一文最佳。只此一文,足以成家。尚需思考的是,道教之污名彻底净化了嘛?今人对道教之污蔑,似乎还有儒家的影子;今人对道教之推崇,好像未至学术的层面。新的时代,旧的问题。
评分绝对低了。该书对既有研究的推进是可见的。
近代史学者需要向社会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具体为何?王东杰通过具体细致的案例很好地分析了新旧之间的复杂的关系,文章具有反思性,也在不少细节中体现出历史感,是为数不多的直面重大问题的学者。然而作者文辞缺点同样在于文章随意铺展,动辄以川大为研究对象要在一滴水中看太阳
写得很密实,辨析甚详,问题意识也很敏锐,尤其是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变迁与文化调适上,无疑对现有研究有所推动。可能因为沉浸其中甚久,对传统“同情之理解”跃然纸上,且似想通过挖掘这一消逝的“传统”来匡正时弊,其治学似不仅作为职业,还是旨在归复“大道”的自我实现——这固然是士大夫一贯关怀与路径,但在学科日分的当下,试图重现“文史合一”的路径,恐怕甚难。某些章节有几分局限在近代语境,其深远背景和细处似尚可申论,又及,书末征引文献仅五种是外文原版。
老故事:每个人都只能在自己已形成的知识背景下理解外来事物,然后合成一个不中不西不古不今的怪物,还要美其名曰“××化““特色“云云。全书核心还是在讨论近代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旧”问题,作者认为“旧”并非一个完全和“新”对等、对立、对称的概念,“旧“栖息于“新”的思想环境之中,有时甚至已经成为“新”的一部分,其实质乃是“新”中之“旧”。因此不能仅仅依据其表面上的相似,就把它们看作“传统”的自动延伸(批判沟口等学者的观点)。因为近代中国人在大规模接触西学之前,已有了充分的中学训练,故自觉不自觉地传承着一些已定型的文化观念,在历史观的方向性转变中体现出有因有革的内在脉络。内容比较丰富,涉及进化论、言语文化的兴起、“声音转向”(有新意)、科学观、疑古与释古的关系、文史结合等。
本书主题是传统如何以碎片的形式混融“西潮”共同参与近代中国文化的“结构性异变”,具体来说九篇文章可分四组: 社会进化论对近代思想学术界的影响;近代中国“言语文化”的兴起;以任鸿隽为主的近代思想界中的“科学”研究;学术史的相关问题——史学研究中的“故事眼光”以及“文辞修养”。这些论题都有更多的相关论文。我早些时候对王东杰老师的印象还停留于杰出的“青年学者”这一标签,如今看来已经不再适合他,无论是史料搜集的广泛性还是文章的思辨性都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了。川大历史系偏向传统的学术风气在王老师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治史固然可以借助新理论、新技术,但我认为“旧”修养更为重要。史学的“现代化”不能是方向统一的社科化,史学应该是最需要将中国独有的“文化自信”融入其血肉之中的学科。
我们必须首先回到那个深厚的文辞传统中,通过“吟咏古人文章”,重新“进入古人心境”,在此基础上慢慢体会“中国自身的学术脉络”是什么,才谈得上“复兴”二字。——《从缪钺看文辞修养对现代史学研究的“支援”作用》
“本书撷取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的几个片段,探讨近代中国文化的结构性异变,以及崩解后的传统碎片在此过程中发挥的催生、转化与突破作用。在其中可以看到:儒家的道德自省逻辑如何将社会进化论改造成为强大的行动机制、历史观的改变如何重新塑造中国人讲述自己过去的方式、声音文化的兴起如何引发知识变革中的“声音转向”、“道”的意识怎样参与现代学术理念和制度的型塑、科学概念怎样刷新传统宗教的形象、新旧文学怎样直接间接地对新史学的科研实践提供支援。这番回顾表明,激活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能力,既依赖于对我们自身传统丰富性和开放性的肯定,又依赖于对这些素质的强化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