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被弃的意象的封面

被弃的意象

[英] C. S. 路易斯

出版时间

2019-11-01

ISBN

9787520707756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本书是著名文学家、学者C.S.路易斯的最后一部学术著作。书的前身是路易斯在“二战”前后为牛津大学学生开设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诗歌导论”课程讲稿。路易斯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为主要样本,旨在勾勒其背后的思想文化形态,即作者所说的“中世纪模型”,并由此审视这个时期的文学特质。

《被弃的意象》不只是一部通识类的学术著作,更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记载了西方人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构想和谐的世界秩序、为自己的灵魂寻找精神依归的历程,也蕴含了作者关于宇宙、文学、人生、时代、思维方式的洞见和领悟。此外,为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引文及思想背景,本书译者精心撰写了6万字平易翔实的注解。

目录
目 录
中译本导言 001
序言 027
第一章 中世纪概况 029
第二章 补充说明 04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20读的
你以为在讲文学?其实在讲世界。
对别人说十遍“中世纪不是黑暗的”,不如来看看刘易斯这本书当做是认识中世纪的开始。 作者从文本溯源到学科间的相互影响,说明中世纪精神的形成是十分独特而鲜活的。 刘易斯旁征博引,对中世纪文学中主要的意象进行探究,并且点明文本间的袭承,展现了中世纪人对文本的格外尊崇。 除了对作品意象的根源进行探究,对于当时宇宙观的说明和论证,是这本书中的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乐章。由中世纪宇宙观进入中世纪人的精神思想,结合实际活动论述,给读者呈现了一个鲜活严谨而盛大热烈的中世纪模型。 译文比较流畅,译注花费了不少心思和精力。同时在不少也点出了刘易斯记忆的谬误。刘老师大气缜密,是不拘小节的(手动狗头)这让我想起了麦格拉斯也吐槽过刘易斯对时间节点记忆。 如副标题点明,这本书作为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文学的入门颇有裨益。
中世纪精神气质推动下整合神学、哲学、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宇宙模型。每个时代的模型都反映出当时知识状况及其主导的心理特质,因而将模型的变化简单视为从谬误走向真理的演进过程过于草率。文本距离难以避免,不如一场中世纪宇宙图景的幻想。
(感觉自己看的是哈利波特等神话宇宙观的注解版):看了这本书之后一下子感觉自己所学的古典文论和基督教哲学被具象化且有意义地勾连在了一起。内容翔实,注释同样细致丰富,对于这一时期乃至后世的文学经典串联具有极大的启发性…读后产生清晰的中世纪的宇宙观图景,特别是“以太”这个概念,很想读读老子再回来对比思考…
首次将模型这一概念引入中世纪文学的分析,且区分了精英知识分子的模型与反映到文学中的模型,很有方法论的启示。既有宏观视野,也有文学家敏锐的感受力,形象生动的譬喻散见各处,如梯子之喻、仰望星空之喻、书边页眉的花藤之喻,等等,以优美的意象将抽象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在论及天使和仙灵的部分总让我想起《魔戒》,对其中一些人物角色的设置似乎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相对节制而又很明显表达了对中世纪热情的正文之后,作者在结语中谈到了他对书中所描绘中世纪宇宙模型的愉悦之情 。同样对我来说,阅读这样一本古典的人文的渊博的书籍也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感谢作者,同样感谢译者ta的翻译和注释为本书增辉巨大。
一本有关中世纪与文学复兴文学的入门之书,作为对此领域一片空白的我而言,虽看不出文学入门之门道,但依旧能从路易斯的介绍中略得些许中世纪之人的智识之光,译文也非常流畅。
“在现代思维里,换言之——在进化思维里,人类位于梯子的顶端,梯子的底部消失在黑暗中;在中世纪思维里,人类处于梯子的底部,梯子的顶端隐没在神光里” “而古老天文学中的天球则提供了一个人类心智可以安居其间的载体,它的宏达令人难以接受,它的和谐令人深受安慰。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我们都宇宙观是浪漫式的,而他们的宇宙观是古典式的…帕斯卡尔在面对这些无限空间的永恒寂静时感到的恐惧从来没有闯进过但丁的心扉。”
模型,基本原理都很准确,很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