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帝国的覆没的封面

帝国的覆没

雷颐

出版时间

2021-02-01

ISBN

9787520712767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帝国的兴衰都是一部充满转折和启示的故事。《帝国的覆没》带领我们走进晚清中国的世界,这是一个古老文明遭遇现代冲击的时代,一个天朝上国被迫接纳国际规则的时期。在这场巨变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旧制度的挣扎与瓦解,也能瞥见新思想的萌芽与挑战。本书旨在揭示历史背后的社会动力和文化碰撞,帮助读者理解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过程。
作者简介
雷颐,原籍湖南长沙,1956年生于湖北武汉。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包括下乡、当兵和成为工人。1978年后,他在吉林大学历史系学习,并于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接着在同校研究生院深造,主攻中国近代史,于1985年取得硕士学位。自1985年起,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任职至今,现任研究员。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国思想史、知识分子群体以及当代中国历史。已出版的作品有《取静集》、《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等多部专著,涵盖了历史、人文和哲学等多个方面,对中国历史进程有着独到而深入的见解。
推荐理由
《帝国的覆没》一书深入剖析了晚清中国在面对西方冲击时的社会变革与制度困境,通过翔实的历史叙述和细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传统观念与现代化理念之间的冲突、妥协以及社会思想的演变。这本书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还启发我们思考国家兴衰、文化交融与社会进步的深层联系。对于那些对中国近代史、国际关系或社会变革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帝国的覆没》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深刻的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国近代史有深入了解兴趣的读者
对国际关系变迁和文化交流感兴趣的学者
关注社会变革与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爱好者
希望理解国家兴衰和社会进步内在逻辑的学生或研究者。
书籍脑图
用户评论
又想看《走向共和》了…
晚清最后二十年里立宪派给了清政府多次机会和建议,张謇和张之洞都以忠于朝廷之心向当局提出了让出部分权力,及早立宪的建议,甚至连载涛载洵都建议摄政王及早立宪开国会,奈何载沣和一帮满族权贵昧于大势,以为凭武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冥顽不化,丧失了多次转圜的好机会,等到辛亥革命爆发,立宪派和地方督抚被杀或倒向革命,被冷藏的袁世凯也不愿意再落入狡兔死 良狗烹的结局,清朝也就必然走向灭亡,这是自己做的结局,怪不得别人,连康梁这样的改良派都不能赦免,其心胸可想而知,不能容天下士,就只能把他们推到对立面。一百多年后,这样的教训仍然在继续。
“如果一个历史事件仍有当下参照意义,仍是一个世界的想象的镜子,它就注定不可能只限定在学者的讨论之中”,“更重要的不是清政府此时的立宪实际究竟是真是假,而是它的行为给被统治者何种印象、何种感觉,以及他们最后的主观认识是真还是假”, “立宪派革命化,从根本上说是清政府拒不改革、拒不妥协、拒不放弃利益的结果。”“改革愈迟,所付出的利息也将愈大。然而清廷对此毫无认识,一次次错失良机,总是在下一个阶段才做原本上一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但时势已经大变,往往要求它变得更多。但它拒不付息,不愿再多做一点让步和妥协,完全丧失了变革的主动权,改革的空间终于丧失殆尽,最终破产”
为经典政论补充了丰富的史料。最精彩的论述,是指出近代以来立宪与民权思潮惟专注于以强国为目的,为之奔走呼号者亦无视其所立足的个体价值;救亡倒逼出了现代性意识,可它从未扎下自身的意义之根,最终不过是前现代社会在穷途末路下抄起的不称手器具,胡乱挥舞一阵便被弃之如敝履。此间百年,尽是如此。“权利观念、公民理论引入中国并成为现代中国国家话语建构的基柱之初,即不同程度地被现代思想家们将其与‘救亡’‘强国’联系起来…也只有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时,才为权利观念、公民理论‘进入’中国思想界打开了一道缝隙,它们才可能被人接受。历史的吊诡在于,因‘救亡’而入,亦因‘救亡’而失。”何其准确,何其可悲。
近代中国最令人扼腕嗟叹之事莫过于民初共和之烂尾,此一失败彻底宣告政体革命的破产;后人由于看到共和建设成绩的糟糕,以及再后来由革命走向极权,遂弹起责备激进、“告别革命”的论调,以为激进革命打断了温和改良的步伐,殊不知这是以后见之明的理想主义框错了历史事实。回顾晚清七十年的历史,中西碰撞之下所呈现出来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越发明显,有识之士一再促动变革以求应对,而在清廷,无论观念、器物还是制度的变革,无不一拖再拖步步被动,一句“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将多少出于爱国的改革之举污蔑为卖国,旨在师夷长技的《海国图志》在本国遭到冷遇,却成为日本志士奋起变革的激励,修铁路从动议到成行竟费去可贵的十七年之久,吃了多少打才肯成立“外务部”,更遑论制度改革动皇权的蛋糕……咎由自取,又复何言,只是苦了亿兆人民……
整体比较流畅但少了点味道。
劝君少翻案,翻案依据多
看书名,以为机场书店那种;看作者,放心了
铁路国有与民有之辩,立宪改革与革命之争,那个时代已经有了“开民智”的人,不再遵循“王臣”、“王土”的理念,尝试立法、尊崇民权。 所知道的盛宣怀是交大前身-南洋公学的建立者,本是一介商贾,在洋务运动中学习西方以富强国家。后在保路运动中位处邮传大臣,所行是为清王朝谋利,站在民营商人对立面,可以说是位置决定立场,又或许是目光有限,看不清国情与世界潮流。 清帝国的覆没不是一蹴而就,经年累月的自视过高,不听民意,无视世界潮流,最终断送自上而下改革的机会,从而掀起自下而上的革命风暴。也曾颁布妥协退让的谕旨,企图挽救在各地不断起义独立背景下处于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可是“晚矣”,用张之洞语,“亡矣”。
作者写的有点类似通俗历史,但是通俗之中还带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但是吸引不了我,一是因为通俗的有更有趣味的,而富有思想的选择更多,这种不上不下的书让我读着反而有些不适的感觉。只能说,没事或者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的可以一读把。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