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物理学的进化的封面

物理学的进化

[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波] 利奥波德·英费尔德

出版时间

2019-03-01

ISBN

978752170141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美国科学家、物理学奠基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波兰物理科学家利奥波德·英费尔德合著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38年。 在本书中,爱因斯坦不仅仅是一位物理学家,而更像是一位哲学家。他在开篇就写道: “我们的目的是用粗线条的轮廓说明物理学家的工作必须像侦探那样用纯粹的思维来进行。我们主要是叙述思维和观念在大胆地探求客观世界的知识中所起的作用。” 书中介绍物理学观念从伽利略、牛顿时代的经典理论发展到现代的相对论、量子论和场论的演变情况。其中选择了几个主要的转折点来阐明经典物理学的命运和现代物理学中建立新观念的动机所在,从而引导读者怎样去找寻观念世界和现象世界的联系。全书分为四章:机械观的兴起;机械观的衰落;场、相对论;量子。全书没有引用数学公式,文字通俗易懂、举例浅显,编写体裁别开生面,是一本生动有趣的科普书籍。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意志帝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1955年4月18日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去世,被认为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对物质结构、空间和时间以及引力性质的研究,彻底改变了牛顿时代以来人们的世界观。他最为人知的是其质能等价公式E=mc²(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方程”)。因“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尤其是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规律”而获得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发表了300多篇科学论文以及150多篇非科学论文,留下了3万多封信件。他的智力成就和独创性使得“爱因斯坦”成为“天才”的代名词。爱因斯坦利用自己非凡的社会名望,致力于国际理解与和平。他称自己为和平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和犹太复国主义者。 利奥波德·英费尔德(Leopold Infeld),波兰理论物理学家,波兰科学院院士。1898年8月20日出生于克拉科夫,1921年毕业于克拉科夫大学。1936—1938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与爱因斯坦共事。1939年起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1950年回到波兰。1951年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34年建立了经典电动力学的唯象模型,消除了点电荷能量的无限大(玻恩一英费尔德理论)。与爱因斯坦、霍夫曼合作,在广义相对论中由场方程导出了物体吸引的满意理论(爱因斯坦一英费尔德一霍夫曼理论)。英费尔德还是一位科学评论家和作家。与爱因斯坦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享有盛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译者:周肇威,山西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祖籍广东顺德,1954年毕业于张家口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1962年,翻译和出版了《物理学的进化》,多次再版。
目录
原序
1 机械观的兴起
奥妙的侦探故事
第一个线索
矢量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杰作,翻译也可以,但是有一处很愚蠢的编者注。(PS,豆瓣内部不让搜,但可以用搜索引擎搜图书,2333)
没人觉得翻译很一般嘛……
世界科学史上普及科学思维的代表之作,作为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亲自科普相对论和量子论,无人可以替代。《我的世界观》编译者方在庆等中科院众多学者推荐的经典科普读物。入选中学生、大学生经典课外读物书单
愛因斯坦的「龍蟲並雕」。
佩服说是假精装的,这本书99版可真的实惠。现在就是坑钱了
读到后面感觉越来越困难,一方面对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始终一知半解,一方面这个翻译实在是让人看的惨不忍睹,明明是很多简单的比喻,读起来却异常的绕口,不知道有没有其他更好的翻译版本。评分针对翻译。
看完这本书,觉得物理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被作者的思维折服)
我男神
看《爱因斯坦传》介绍的。高中时代应该好好读读。
爱因斯坦从专业的视角简单地勾勒出物理学发展的脉络,以几个关键的概念串联起整个物理学的根本,从力到热到光再到电等等,其中谈到了机械观,场论,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看这本书也循着爱因斯坦的足迹,去探索物理世界的美妙。目前看完了前面两章,后面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暂时未读。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科学史的典范,从书中可以看到物理概念如何产生,物理学的科学革命如何展开,物理概念如何拓展和修改,一般的科学史家无法达到爱因斯坦这样的里家行手对物理学本质的把握,这本书的价值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