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草与禾的封面

草与禾

波音

出版时间

2019-05-31

ISBN

9787521703818

评分

★★★★★

标签

历史学

书籍介绍

这是一部4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的演变史。4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史前文化,一路走过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到唐宋元明清,也走过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走到大一统的清朝。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古人们是如何突破语言、宗教、习俗的隔阂,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最终塑造了中国的呢?

“草的世界”与“禾的世界”是指哪里?又有何不同?为什么多个朝代的和亲献贡策略会时不时地失效呢,游牧民族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匈奴龙庭不停迁移?鲜卑人创立的北魏为何执意迁都洛阳?安禄山造反是草原各势力博弈的结果?金朝皇帝还会被大臣打板子,谁才是谁的主子?华夏的“任督二脉”是大运河打通的吗?

本书从多个角度观察对中国历史走向影响巨大的华夏文明与草原文明之间数千年的碰撞、互动、融合过程,尤其强调了两种文明如何协调自身,如何呼应对方,如何选择文明的发展方向,如何不断演进,最后融合成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这是一部宏大的中华历史作品,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来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国家、民族和未来。

目录
序 中华文明的视角
第一章 双峰对峙——草的世界与禾的世界
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
商周天下:中国与四方
迷雾中的北境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全然不同于传统史学家的华夏文明之史学观,不知道有些内容是否偏颇(如元朝是各人群平等的说法),但毕竟开一全新视野,将游牧民族放在整个东亚国家变迁史上来看待南北民族的融合。
《草与禾》这本书以华夏民族等农耕文明为主体东亚与匈奴和蒙古族群等草原文明为主体北亚地区发展为主线,探讨了不同时期,生活在这两个区域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华夏民族从夏朝开始至清朝为止,数千年的历史中,始终伴随着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对立-融合、再对立-再融合的过程,在融合的过程中,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在不同时期各领风骚又相互渗透,最终达到大一统的局面。 所以,历史的历史,只是当下的历史。现在的现在,只是当下的现在。
后一半略读就好,历史总是相似的。 东亚有两种文明:一是以华夏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二是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代表的草原文化,自周起两种文化便以各种形式碰撞交流,造就了历史和现在的中华民族,尤其黄河以北自唐后可视为汉与游牧民族的杂居地,辽、金、元、清则更是由游牧民族主导建立的政权和朝代。本书站在文化的视角高度,以朝代顺序娓娓道来,分析了两种文化在各朝代、时期的融合、影响,相对来说,能够融合多种文化的政权是更成功的,比如唐、元、明永乐年间、清,清朝不仅兼有草原和农耕文化,更使之融合自身的山林文化,因此前期是非常成功的,扩大了中国的版图。以后是时代更是如此,能够吸收包容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拥有这样智慧的民族才是有未来的民族。
有种小《枪炮》的感觉,以华夏外的视角看历史,确实很多事情似乎都豁然开朗了…
“天下”的包容性,应由多元化的结构、多介质的互动构成!从单一史观的突破到单一叙事的消隐,文明因融合而进步,治理由冲突而提升……
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论证算是有些新意,虽然因为作者的蒙古族身份过于偏向草的一方,字里行间要善于甄别。
新的视角,了解了很多草原民族政权。 匈奴 鲜卑 柔然 突厥 回鹘 契丹 蒙古
从文明融合的角度审视中华文明发展史,很有点创造性。 过去的作品,更多的以汉文化为中心解读中华文明,而将周边的草原文明通通视为蛮夷,我们讲“汉化”,讲“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委实有点天朝上国的妄自尊大和浅薄狭隘。现在我们讲“中华民族”,它是一个兼容并蓄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汉文化只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草原文化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我身上可能都流着匈奴、突厥,抑或鲜卑、契丹的血。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全球人类都起源的非洲智人,我们共享同一个祖先,而民族的划分只在文化而非物种。 当前全球化趋势下,需要也更应该具备更广阔、更包容的视野,毕竟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要代表地球文明接触外星文明,就像当年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流一样。
没有北方游牧民族和东北渔猎民族的贡献,中国现在不会有如此版图;没有了西北、西南、内蒙、东北的护卫,中国的发展空间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大。从这个角度讲,我们都应该感谢北方少数民族。
为华夏中心主义的历史爱好者带来了一些草原角度,蛮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