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他者的消失的封面

他者的消失

[德]韩炳哲

出版时间

2019-06-01

ISBN

9787521704709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目录
同质化的恐怖 1
全球化与恐怖主义的暴力 15
真实性的恐怖 29
恐 惧 39
门 槛 4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重复了爱欲之死里的他者问题,“若没有对立,人就会重重摔在自己身上” 。P.S.其实所有写作者的敌人都是唯我论,继续延伸就是抑郁症。最懂得想象他者的作家是卡夫卡纳博科夫和品钦,他们甚至预言了我们这个数字化全景监狱时代,他们的人物是妄想狂,而永远不是抑郁症患者。一个时代已经过去,在自恋社会里做个顽固的妄想狂吧。
把它当作对抖音短视频或弹幕网站的哲学反思还是成立的,尤其是那些访问量比较大的直播间里,弹幕一闪而过,“交流”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他者的消失”,以及销量至上的绩效主义。但是如果说这就是一个全人类的普遍现象,恐怕也有失偏颇。被困于“他者的消失”的荒漠里的“现代人”恐怕也是现代社会里的某一阶层。
【藏书阁打卡】 合格的搬运工。借助海德格尔、列维纳斯等人的理论资源,继续法兰克福批判学派的任务(其实也就是哲学的任务),批判当代的新自由主义,做出一种诊断:同质化的恐怖,他者的消失,否定性的缺乏,深化福柯的全景敞视监狱,提出“数字化全景监狱里的犯人并未觉得被凝视,也就是并未觉得被监控。因此,他们感到很自由,且自愿地去暴露自己。数字化全景监狱并非限制了自由,而是将其极尽利用。”最后建议以热情好客的沉默与倾听来迎接他者。——这里有一个我对列维纳斯的质疑,他者既有超越的可能,也可能带来毁灭,伦理学其实是一种赌博,这种建议是有风险的,也是很难得的。但是我也认可,需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另外,写得薄,意味着少了很多为什么的追问,而显得急着给予解释,因此这只能是一种通俗读物,韩炳哲也只能是一个哲学明星。
韩炳哲总是金句迭出,然而多有佳句而少佳篇
我想最讽刺的是,能读到这本书的人,仍然只是那些本就喜爱阅读的,不喜欢阅读,即便分享于他,恐怕也难以感知和理解文中所说的和正在发生的一切,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同意这种对他们来说咬文嚼字的东西,他们自我里早没有了那个需要翻山越岭的耐受力或思考力,他者的概念在他们的意识里还没被唤醒.....可以说,离走出同质化地狱的那个社会环境还早得很,人没走到那个对自我已经倦怠和厌倦的尽头,是不会停下来的。so,这书还是写给我们这些人看的,意思让我们更坚定些,别也沦为同者了。作者写他的,我们读我们的,完后呢,世界仍然还是那个世界.....没变啊同志们,这玩意儿带不起意识流流量,变不了现,改变不了现状啊.....
三星半
“消费者像牲畜一样,被饲以看似花样翻新实则完全相同的东西。”
他者的世界是全然否定的世界,新自由主义经济、机械时钟时间、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产生让他者消退。世界让位于同者的肯定性,他者被无视了,“点赞”文化。于是,抑郁代替了压制,倾听让位于自恋,毁灭来自于个人内心世界。恐怖分子和过度自恋者的心理逻辑趋同,即“看我”。 ……(3)做自己,求真我,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这些词汇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成为带有强制性的自恋。我沉溺在自我之中。抑郁便是源于自我性力的自恋式积滞。 (4)数字化媒体是“去身体化”的。它遮蔽了目光的交流,夺走了声音的“纹理”,使他者之语言、他者之思想、他者之时间纷纷销声匿迹。
将恐怖分子的自杀式袭击和自拍类比也是有点妙
书中很多内容让我联系到了最近关于overthink的一些想法